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四
内容
    19.*《张中丞传后叙》理解“后叙”的含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
    掌握本文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几段文字:
    (1)自“守一城,捍天下”至“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自“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至“公有言,云敢不死”。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能通知二父志。
    (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3)以此诟远。
    (4)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5)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6)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7)弃城而逆遁。
    (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20.*《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2)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5)故不我若也。
    (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且硕茂,早实以蕃。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夭……
    (3)其莳也若子。
    (4)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5)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7)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
    (8)故病且怠。
    21.《报刘一丈书》
    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
    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
    理解本文“干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
    掌握本文在揭露“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所采用的细节描写的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2)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4)袖金以私之。
    (5)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何至更辱馈遗……
    (2)书中情意甚殷。
    (3)上下相孚。
    (4)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5)恶气袭衣裾。
    (6)闻鸡鸣,即起盥栉。
    (7)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8)官人幸顾我!
    (9)相公又稍稍语人曰……
    (10)间道经其门。
    (11)斯则仆之褊哉。
    22.《马伶传》
    本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方域。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赞美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
    理解本文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
    理解“见昆山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
    掌握本文运用的倒叙手法。
    了解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的人名、地名、剧目名等:
    (1)留都 (2)桃叶渡 (3)雨花台 (4)《鸣凤》 (5)椒山先生
    (6)河套 (7)严嵩 (8)顾秉谦 (9)昆山 (10)分宜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2)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3)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2)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3)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4)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23.《往事》(——之十四)
    作者冰心,“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往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掌握本文拟人化的修辞方法。
    理解文中大海形象的象征意义。
    掌握全文赞美大海的品格,号召年轻人做“海化”青年的中心思想。
    24.《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本文是一篇反映浙东地方民情风俗的散文。
    理解本文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
    掌握本文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25.《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理解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
    理解本文选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
    分析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
    分析概述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6.*《沙滩上的脚迹》
    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
    理解本文通过“他”在沙滩上寻找、追求“真的人的足迹”所表达的心路历程,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夜叉”象征黑暗势力,“人鱼”象征诱惑,“光明之路”象征欺骗,“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象征奸诈等。
    27.《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
    分析并说明全文中心思想。
    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特点。
    理解本文所展示的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8.《箱子岩》
    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归纳本文的主题。
    划分赛龙舟一段的描写层次,并联系全文说明这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值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