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陋室铭》 |
内容 | 【原文】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作者:刘禹锡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重点字词】 此:这。 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同步练习题】 一. 1.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吗? 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 二.默读,探究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 4.草色入帘青()5.鸿儒()6.白丁() 7.无丝竹之乱耳()()8.调素琴() 9.无案牍之劳形()()10.阅金经() 三.反复朗读并背诵,充分感受作者宁静致远的情怀。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3.默写“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