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教案 |
内容 |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认会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 学 过 程 生成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会背一些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所见”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