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初二政治练习册
内容
    初二政治练习册:
    第一课 公共生活、注意规范
    一、填空题
    1. 政治;文化
    2. 法律
    3. 内心信念; 人与社会
    4.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5. 强制力
    6. 常务委员会
    7. 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8. 电影院、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公园……
    二、选择题
    AB, ABC, ABC, C, B , C
    三、简答题
    1. 良好的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和谐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
    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2. 爱护公物;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拾金不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裁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制裁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4. (1)A
    (2)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王老师正常的工作生活和消防部门的工作。
    (3)B
    (4)《治安管理处罚法》
    四、辨一辨
    1. 不同意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是维护公共生活的重要准则,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国家制定了众多法律,其中,主要的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韩某的做法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个人爱好不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尊重一些个人的爱好,不能牺牲社会或者他人的利益。韩某的做法会引起众人围观,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甚至会吸引他人争相效仿,从而严重影响公共秩序和金茂大厦的营业秩序。因此,韩某的做法应当受到法律相应的惩罚。
    第二课 生存环境 呼吁保护
    一、填空
    1.人文
    2.中国环境保护徽章
    3.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自然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4.物质的、非物质
    5.历史积淀 历史和文化
    6.生存和发展
    7.法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选择
    ABC , ABC , AC , A , A , C。
    三、简答题
    1.(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是在自然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活动依赖于自然。
    (2)人文环境反映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历史积淀,对人的素质的提高起培育熏陶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文环境。
    2.略
    3.略
    4.(1)人类生存不仅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且也离不开人文环境。上海石库门这一人文环境,反映了上海的历史与文化,是一部上海生活史,广大民族的风土人情聚集在这里。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传承祖先文化。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不可再生。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对于祖先留下的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街道和建筑等,我们应该精心保护,不能随意处置,更不能加以破坏。
    (2)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四、辨一辨
    1. 不对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在我们的生存环境正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中学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2. 不同意。
    文化遗产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传承祖先的文化。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文明古国的实物例证。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而且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体验与成长
    2.世界湿地日;植树节;3月22日;4月22日;5月22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中国人口日;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臭氧层保护日;10月4日;世界粮食日。
    第三课 公共设施 情系大众
    一、填空
    1.社会文明
    2.略
    3.权利 义务
    4.《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选择
    ABC ABC BC ABC ABC
    三、简答题
    1.略。可参看书本P60—63。
    2.(1)健身器、垃圾桶、道路、绿化、草坪
    (2)社会生活离不开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公共设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
    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是尊重劳动成果的表现,是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3)为了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想办法减少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可以有礼貌地劝阻、向小区物业提建议请他们加强管理等。
    四、辨一辨
    1.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公共设施是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是为每个公民服务的。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是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各种公共设施。
    2.我同意小敏的观点。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和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离不开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医疗、教育等设施。社会还为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开辟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公共设施。
    第四课 交通安全 牵系万家
    一、填空题
    1.社会交往;血脉
    2.三环十射
    3.大众、强生、巴士……
    4.社会责任心;畅通
    5.交通事故
    二、选择题
    ABC, ABC, AB, B, ABC, AC
    三、简答题
    1.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嬉戏、追跑打闹;不跨越马路的护栏;骑自行车要靠右边行驶、要走非机动车道;不要骑车带人。
    2. 开车乘车要相互礼让;行路搭车要乐于助人;乘车发生矛盾要彼此谅解;乘坐公交要主动买票;
    3. 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马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应当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导盲手段,车辆应当避让行人。
    第六十五条:行人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的,应当在确认无火车驶临后迅速通过。
    四、辨一辨
    1. 不同意小李同学的说法
    交通法规是安全之本。遵守交通法规,是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维护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注意防止麻痹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交通法规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可靠保证。
    2. 赞同小王的观点
    乘车主动买票,这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乘车买不买票看似一件小事,但它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从乘车主动买票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贡献。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