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德州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地理(2015级) |
内容 | 地 理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依据星球地图初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学生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保持题型、题量和难度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兼顾基础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命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高中学校对初中地理基础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德州市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地理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试内容和范围 1.地球与地图 (1)地球和地球仪 ①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②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地图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 ①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②海陆变迁 .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气候 ①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正确运用。 ●区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②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③主要气候类型 ●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 ①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②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③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地区发展差异 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②国际合作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5)认识区域 ①认识大洲——亚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作用。 ②认识地区——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西部、拉丁美洲和两极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 置的特点。 、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 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③认识国家——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巴西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3.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 ①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②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①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②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经济与文化 ①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②文化特色 ●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5)认识区域 ①位置与分布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②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③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 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乡土地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德州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地理(2015级) 易贤下载网:德州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地理(2015级)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