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2年肇庆学院专插本考试大纲(教育原理)
内容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识记)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识记)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识记、理解)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识记)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识记)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识记、理解)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传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识记)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识记)
    人的发展涵义;
    人的发展特点;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理解掌握)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实践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掌握)
    学校教育的内涵;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的条件。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识记、理解)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类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解应用)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六章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识记、理解)
    教育制度的概念;
    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制确立的依据;
    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及变革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理解、应用)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七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识记、理解)
    教师的概念;
    教师的地位;
    教师的作用;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职责、角色和形象;
    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学生(识记)
    学生的基本属性;
    学生的社会地位;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师生关系(识记、理解、应用)
    师生关系的概念、特点、类型;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的策略。
    第八章 课程
    一、课程概述(识记)
    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
    课程理论的发展;
    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理解)
    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理解、应用)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第九章 教学
    一、教学概述(识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理解、应用)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识记、应用)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教学方法(识记、应用)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理解)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理解)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第十章 德 育
    一、德育概述(识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理解)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理解、应用)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理解、应用)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二、知识内容比例:
    1.教育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约占20%
    2.教育基本理论、观点思想………………约占35%
    3.教师与学生………………………………约占20%
    4.课程与教学………………………………约占25%
    其中识记部分约占25%,理解部分约占40%,应用部分约占35%。
    三、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25%
    中等难度题…………………约占45%
    难题…………………………约占30%
    四、试题题型及赋分:
    1.判断题………………………约占10%
    2. 单项选择题…………………约占20%
    3.名词解释题…………………约占20%
    4.简答题………………………约占25%
    5.材料分析题…………………约占10%
    6.论述题………………………约占15%
    Ⅳ. 题型示例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下文是《神奇的教育世界》一书中转载的一篇文章“崔永元的两扇窗”。 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但数学成绩很差。 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道出原委: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如何看待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优化?
    Ⅴ. 参考书目
    1.《现代教育原理》. 柳海民主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现代教育学》(第三版). 扈中平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