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初试入学考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
内容
    9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题型与比例
    1、总分150分
    2、名词解释约30%
    3、论述题约7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考试要求
    1.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5.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6.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7.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考试要求
    1.了解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
    2.理解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3.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4.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
    6.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考试内容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
    考试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2.理解中国革命的发生历史必然性。
    3.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
    4.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社会历史条件。
    5.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及其意义。
    6.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理解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8.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考试内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与联系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政策和原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试要求
    1.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
    2.把握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4.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5.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6.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考试内容
    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及其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考试要求
    1.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2.理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及其意义。
    4.把握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
    5.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6.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试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特征、根本任务、路线、纲领和发展战略
    考试要求
    1.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长期性。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把握基本路线各元素间的辩证关系。
    3.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4.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考试内容
    改革开放的意义与地位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考试要求
    1.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了解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认识过程。
    2.理解改革内容、性质及其成败判断标准。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理解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性。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考试内容
    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与意义;了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3.理解按劳分配原则的依据、地位,了解多种分配方式;理解分配制度完善面临的问题;理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理解国民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掌握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考试内容
    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民主道路及其特色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试要求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含义、特点;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关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
    2.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掌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辨证统一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3.理解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精神,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人权。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试内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和特点。
    3.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
    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原则要求
    十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试内容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毛泽东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考试要求
    1.把握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
    2.理解毛泽东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及其现实意义。
    3.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4.理解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5.理解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考试内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考试要求
    1.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发展。
    4.了解“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考试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我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考试要求
    1.理解时代主题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变化,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效应;掌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必然性。
    2.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懂得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考试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新社会阶层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考试要求
    1.把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理解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3.理解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理解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5.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8: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