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 | 数据库系统 | 代码 | 930 | 
| 1、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 
| 2、关系数据库系统原理及结构; | 
| 3、SQL支持的三级模式结构; | 
| 4、SQL应用; | 
| 5、关系数据库理论; | 
| 6、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 7、对象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 | 
| 8、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 | 
| 9、XML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及基本应用。 | 
| 科目 | 数据结构 | 代码 | 829 | 
| 1.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分析的方法。 | 
| 2. 典型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实现算法和简单应用算法,包括: | 
| (1)线性表; | 
| (2)栈和队列; | 
| (3)串; | 
| (4)数组和广义表 | 
| (4)二叉树; | 
| (5)树和二叉树; | 
| (6)图。 | 
| 3. 查找和内部排序的概念及算法实现和效率分析。 | 
| 科目 |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 代码 | 931 | 
| 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典型的基本信号、信号的分解及运算、冲激信号和阶跃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特性及分析方法。 | 
| 2.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解、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卷积积分及其主要性质。 | 
| 3. LTI离散系统的经典解、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卷积和。 | 
| 4. 傅立叶级数;周期信号频谱分析;傅立叶变换及其主要性质;信号的无失真传输;取样定理。 | 
| 5.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 
| 6. Z变换及其性质;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 
| 7.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系统因果性与稳定性;信号流图;系统结构。 | 
| 8. 连续、离散系统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 科目 | 自动控制原理 | 代码 | 828 | 
|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 2、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稳定性,静态特性,动态性能。 | 
| 3、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 
| 4、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 
| 5、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 
| 6、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信号的采样与保持,z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系统的稳定性、静态特性与动态性能分析。 | 
| 7、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 | 
| 8、状态空间方程的运动分析。 | 
| 9、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 科目 | 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 代码 | 929 | 
|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 3、电路定理。 | 
| 4、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法。 | 
| 5、一、二阶电路。 | 
| 6、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 
| 7、三极管及放大电路。 | 
| 8、功率放大电路。 | 
| 9、反馈放大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