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法学学科理论(04)考试大纲 |
内容 | 2014年 3230法学学科理论(04)考试大纲 一、 简要说明: 《法学学科理论(04)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司法程序制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司法程序制度研究分为刑事诉讼制度(含中国和外国)、中国诉讼制度史两个具体的研究领域。试卷中,必答题占70分(其中,刑事诉讼制度占35分、中国诉讼制度史占35分),以考核考生掌握司法程序制度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选答题占30分,以考核考生掌握本方向相关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全部考试题均不超出下列大纲的范围。 考生可依据本大纲规定的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进行考试复习准备。 二、刑事诉讼制度(含中国和外国)的考试大纲。 (一)总论。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特征,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体系和基本范畴(基本范围含:刑事诉讼基本目的和价值、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职能、刑事诉讼主体、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诉讼法的宗旨、根据和任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刑事诉讼的中止、终结、延期审理。 (二)刑事诉讼程序论。立案程序、侦查程序、起诉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特别程序(含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执行程序。 (三)刑事证据论。证据的概念、特征,证据种类与分类,举证责任,证据的审查、判断、运用,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各国证据制度的比较分析,各种证据制度的理论学说及其发展趋势。 三、中国诉讼制度史的考试大纲。 (一)中国古代的诉讼制度。中国古代司法机构的设置、中国古代的司法程序、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的会审制度、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特点。 (二)中国近代的诉讼制度。中国近代诉讼制度的形成、中国近代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国近代的民事诉讼制度、中国近代的律师制度。 四、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大纲所列内容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理论,并对学科前沿有清晰认识。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突出重点、简明概括、合乎逻辑和结构层次清晰的答题能力。 五、试题结构。 论述题,总计100分,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 六、报名时,须提供不少于5千字的研究计划,应包括研究方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研究概况、资料掌握情况、研究方法、研究进度与时间安排等。报名工作结束之后,笔试进行之前,考生应将研究计划提交给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经审核符合形式条件以后,供导师录取时参考。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