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经济学) |
内容 | 考试科目:经济学 科目代码:811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西方经济学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约50%) 1、需求与供给基本理论(10%)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4)研究方法 (5)弹性理论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效用论(5%)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2)边际效用分析 (3)无差异曲线分析 (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生产论与成本论(5%) (1)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及其最优要素投入组合 (3)长期生产函数及其最优要素投入组合 (4)规模报酬、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5)短期成本 (6)长期成本 4、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0%) (1)完全竞争 (2)完全垄断 (3)垄断竞争 (4)寡头 (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基础知识 5、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5%) (1)生产要素的需求 (2)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及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6、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5%)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2)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条件 7、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0%) (1)垄断 (2)外部性 (3)公共物品 (4)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约50%) 1、国民收入核算(5%)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3)与GDP相关的其他总量 (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 (1)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5)乘数原理、乘数作用机制与条件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8%) (1)投资的决定 (2)IS曲线 (3)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 (4)LM曲线 (5)IS-LM模型 (6)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4、宏观经济政策(7%)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3)货币政策及其效果、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5%) (1)总需求曲线(AD) (2)总供给曲线(AS) (3)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6、失业与通货膨胀(5%) (1)失业及其类型、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成因、效果与政策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7、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5%) (1)汇率与国际收支 (2)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IS-LM-BP)模型 (3)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8、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5%) (1)经济增长及其理论发展 (2)经济周期及其理论发展 9、宏观经济学的争论与共识(5%) (1)现代货币主义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新凯恩斯主义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异同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考试满分150分,其中: 1、名称解释题约30分 2、简答题约30分 3、计算题约45分 4、论述题约23分 5、案例分析题约22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