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4年北京化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
内容
    一、专业性质
    内涵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我校归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211”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检测及控制科学与技术方面名列前茅。
    内涵二
    与国内同类专业相比,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参数的测量、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方法、智能检测技术、信息量检测、油气管道的检测以及生产过程安全监测等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本专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高,涉及的专业知识面非常宽广:物理学、电路与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光学、机械、精密仪器、测量技术和控制技术。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设置了基础课,按本专业的要求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三年级时,按三个专业方向(过程检测及测控系统、信息检测及仪器和过程监控及系统)设置了模块课程,囊括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嵌入式系统、检测与传感技术以及光学检测与光学工程、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理论、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凸显行业学校是以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测量与控制为学科发展特色。
    内涵三
    在电子信息类大平台上确定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以“工程复合型及研究型”人才为主,并注重提高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比例。专业设置充分体现“光—机—电、计算机及测控技术”相结合,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重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技术、自动化装置、仪表设计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内涵四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按四学年设置课程,修业年限为3-6年。
    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特色
    特色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办学时间较早,前身是我校“自动化仪表及装置”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本专业办学实力雄厚,在全国高校、以及在石油、化工过程检测与控制研究领域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特色二
    针对社会需求,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材的需求,专业培养计划在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光学及误差理论等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上,已实现了 “光—机—电、计算机技术及测控技术”相结合。在专业特色模块设置方面,立足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在过程参数的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智能仪表虚拟仪器、自动化装置及仪表等方面特色鲜明,具有较强专业优势。
    特色三
    努力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实施导师制,本硕/博连读、实验班、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培养模式。
    特色四
    本专业涉及的专业知识面非常宽广, 专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高,就业率一直在信息学院处于领先。
    特色五
    本专业有承担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三、 师资力量
    1、 知名学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2、荣誉教师
    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3、 教师职称
    本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共20人,具有教授5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7人,讲师(含工程师)8人。
    4、 教师学历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75%;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20 %;
    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3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15%。
    四、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外语、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 、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体育、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原理及技术、自动控制原理(I)、传感器原理、检测技术及仪器、数字信号处理、误差理论、工程光学。
    3、 专业方向课程(核心课程)
    传感和检测控制技术:精密机械与仪器、虚拟仪器技术、测控仪器设计、光电检测技术、生物化学传感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及应用。
    自动化装置与仪表:嵌入式系统应用、微机接口技术、EDA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实验、控制仪表与装置、现场总线技术。
    五、学生前景
    1、本硕/博连读
    学院开通本硕/博连读的通道,本专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每年约有10名学生免试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2、考研
    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为35%左右,其中,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占97%,院校包括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3、出国
    近几年出国率约为5%,本专业每年有部分学生攻读日本早稻田大学,德国锡根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
    4、就业
    2012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100%,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塘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分布最多四省市:北京、广东、上海、天津。就业方向:国有企业比例为37%,三资企业为2%,机关事业单位为3%,其他企业为46%。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人数较多,比例为12%。具体企业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设计院、燕山石化公司、ABB公司、联想公司、西门子公司、和利时公司、E+H公司、施耐德公司、中国航天研究院、中国机电研究院、富士康、吉林石化、南京扬子乙烯、浙江中控、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