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
内容 |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 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 4、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二、课程考核内容 第1章 信息系统概论 1.信息和信息系统,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信息化的含义; 1.1 信息和数据的定义; 1.3 信息的特性; 1.4 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概念; 1.5 信息系统的类型。 2.管理与决策,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管理的概念; 2.2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2.3 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 2.4决策的定义; 2.5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 2.6 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3.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 信息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 3.2 信息报告系统的特点和种类; 3.3 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失效的原因。 第2章 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数据处理的目的; 1.1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2.数据组织的概念,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2.1 数据结构的两种形式; 2.2 数据组织的四个层次; 3.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3.1 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 3.2 数据物理组织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3.3 数据逻辑组织的概念; 3.4 按需要用指针在图纸上将记录联结成链表。 4.文件组织,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4.1 文件组织、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功能; 4.2 记录存入存储器的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区别; 4.3 各种文件组织方式的特征; 4.4 在顺序存取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上顺序文件可以采用的查找方法; 4.5 索引文件的特点及其查找、删除和插入操作过程。 5.数据库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1 数据库的概念; 5.2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5.3 数据库与数据文件的主要区别; 5.4 数据模型的三种类型; 5.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5.6 目前常用的几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5.7 用SQL语言查询数据用的语句。 6.数据处理技术,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6.1 定义数据文件的结构; 6.2 数据文件建立过程中设立控制点的重要性; 6.3 根据具体要求编写建立和修改数据文件的程序; 6.4 编写对数据文件按选定字段进行排序的程序; 6.5 对数据文件进行检索的几种方法。 7.数据处理的方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1 数据处理方式的两种类型; 7.2 批处理的两种类型及其处理过程; 7.3 分析直接存取处理的优点; 7.4 联机实时系统和分时系统的概念。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特点,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l.2 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 1.3 管理信息系统各发展阶段的内容;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2.2 管理信息系统层次结构的概念; 2.3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站构的概念; 2.4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结构构成的几种方式。 3.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l 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3.2 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3.3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 3.4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 3.5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4.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策略.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1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4.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4.3诺兰的阶段模型及其六个发展阶段; 4.4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策略。 5.开发MIS应用项目的基本方法,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1 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 5.2 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5.3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5.4 原型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5.5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特点; 5.6 最终用户(CASE)系统开发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6.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6.1 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 6.2 领导者在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可行性调查的内容; 1.2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 1.3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1.4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2.详细调查的任务和方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的层次 2.1 详细调查的内容。 2.2 详细调查的各种方法。 3.管理业务的调查,要求达到简单应用的层次 3.1 根据实际情况画出组织机构图; 3.2 叙述进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时调查的内容; 3.3 根据企业管理实际业务画出管理业务流程图; 3.4 根据文字描述画出表格分配图。 4.数据流程的调查,要求达到综合应用的层次 4.1 数据流程图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4.2 数据流程图的四种符号及其含义; 4.3 结合管理信息流动实际分层次地画出数据流程图; 4.4 绘制数据流程图时考虑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系统化分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的层次 5.1 系统化分析的内容; 5.2 划分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5.3 企业流程重组的重要性; 5.4 数据静态特性分析的内容; 5.5 数据分析的各项内容; 5.6 按动态特性分的数据属性类别及各类的特点; 5.7 存储分析的内容和分析的具体做法; 5.8 数据处理两种方式的适用情况和特点。 6.数据字典和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6.1 数据词典的概念和作用; 6.2 运用数据项和数据存储的定义方法; 6.3 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画出判断树; 6.4 决策表在表达逻辑关系方面的作用.并画出决策表。 7.系统分析报告,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7.1 表达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内容; 7.2 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 1.2 系统设计的要求; 1.3 系统设计的两个阶段; 1.4 系统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2.代码设计,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2.1 代码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代码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3 顺序码主要优缺点; 2.4 区间码的特征及其缺点; 2.5 区间码的几种类型; 2.6 助忆码的适用条件; 2.7 缩写码和尾数码的概念; 2.8 代码结构中设置校验位的作用,并能用算术级数法、几何级数法或质数法计算校验位的值。 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 3.2 管理对计算机的基本要求; 3.3 网络设计和选择的内容。 4.功能结构图设计,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1 功能和功能结构图的概念及目标和功能的关系; 4.2 画出常用的建立主文件和更新主文件的功能结构图; 4.3 模块化概念、目的和内容。 5.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5.1 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考虑的基本原则; 5.2 实现以下功能的原理:用户输入某事物的代码后,计算机能自动地在屏幕上显示出该事物的名称; 5.3 数据关系图的概念,并弄清数据关系图和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的关系; 5.4 应用信息系统流程图符号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 5.5 根据实际问题在数据流程图基础上画出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 6.数据存储设计,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6.1 文件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6.2 填写记录设计表; 6.3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7.输出设计,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7.1 输出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7,2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输出设计书。 8.输入设计,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8.1 数据的正确性和数据收集的时间性在数据收集中的作用; 8.2 区分来源性收集数据和根源性收集数据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8.3 数据输入的几种方式; 8.4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原始单据的输人格式; 8.5 输人数据出错校验的各种方法; 8.6 编写数据的输入程序。 9.处理流程图设计,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9.1 处理流程图和系统流程图的异同; 9.2 画出建立扣款文件子系统的一种处理流程图。 10.设计规范的制订,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0.1 设计规范在系统开发和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10.2 从方便使用、简化操作和加强系统管理的角度设计文件名和程序名的规范。 11.程序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1.1 程序设计说明书的用途; 11.2 程序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1.3 编写更新主文件程序的程序设计说明书。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1.物理系统实施,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购买计算机的基本原则; 1.2 计算机系统实施的基本内容。 2.程序设计,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2.1 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的依据; 2.2 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2.3 绘制程序流程图; 2.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并会正确、熟练运用顺序、循环、分枝三种基本程序结构; 2.5 根据程序设计说明书和输入输出有关资料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其中包括文件的建立、显示、修改、更新、检索和打印。 3.软件开发工具,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 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作用; 3.2 各种常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 4.程序、模块和系统调试,要求达到综合应用的层次 4.1 程序调试的内容; 4.2 测试数据种类,各种测试数据用来检查程序中的哪些问题; 4.3 主要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 4.4 分调的目的; 4.5 总调的内容; 4.6 程序总调之后应写出哪些书面文件。 5.系统转换、运行及维护,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1 系统转换的方法和难点; 5.2 系统维护的内容。 6.人员培训,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6.1 人员培训在系统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6.2 人员培训的基本内容; 6.3 各类人员培训的方法。 7.项目管理工作,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1 项目管理的意义; 7.2 项目管理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7.3 发展信息系统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材; 7.4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用户之间联系与合作的必要性。 8.系统的评价,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8.1 系统评价的目的; 8.2 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效果的指标。 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1.电子商务系统和供应链集成信息系统,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场合以及它和电子数据交换的关系; 1.2 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原理; 1.3 发展电子商务系统的经济意义; 1.4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MRP,MRPⅡ,ERP,CIMS,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 MRP与MRPⅡ的概念和两者的区别; 2.2 ERP的概念和特征; 2.3 CIMS的概念和信息集成的意义。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大纲中提出的四个能力层次要求: “识记”、 “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其含义是: 1、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定理、定律、表达式、公式、原则、重要结论、方法、步骤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2、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顿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热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3、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如简单的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 4、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如计算、绘图、简单设计、编程和分析、论证等。 四、参考教材 1、《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3版。 中国矿业大学 2010年12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