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产业经济学专业介绍 | ||||||||||||
内容 | 学科点简介: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目前有5位研究生导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都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点近年来共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级项目6项。此外,还主持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佛山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9项目项,其中,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5项,研究经费120余万元。近3年来,出版与本学科相关学术专著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权威期刊10篇,核心期刊百余篇。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较系统的产业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经济部门的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翻译、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课程设置: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规制经济学、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制度经济学、中国产业发展与政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就业方向:从事政府管理部门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教学与科研工作、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工作。 专业代码:020205; 咨询电话:020-84096327;
▲表示统考科目或联考科目,考试题型、考试大纲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其他为自命题科目。 考试题型及相应分值: 《经济学基础》 (1)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 (2)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3)简答题(5题,每题8分,共40分) (4)计算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产业经济学》 (1)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考试大纲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概述: 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效用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理论 一、均衡价格理论 ●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的含义与需求规律 ●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的含义与供给规律 ● 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 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 ● 均衡价格的含义 ● 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需求弹性的含义 ● 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 ●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 二、效用论 ●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 消费者均衡 ●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 预算线的含义 ●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生产论 ●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 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 ● 等产量线的含义和特征 ● 等成本线的含义 ●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扩展线 ● 规模报酬 四、成本论 ● 短期与长期的含义和区别 ● 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 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和特点 ● 规模经济 五、完全竞争市场 ●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含义 ● 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给曲线 ●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六、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 ●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 ●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 价格歧视 ●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 古诺模型、斯塔科尔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 博弈论初步 ● 不同市场的比较 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 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 要素供给原则 ● 劳动的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八、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 一般均衡的含义 ●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九、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市场失灵的含义 ● 市场失灵的原因 ● 外部性、科斯定理 ●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 公共选择理论 ● 逆向选择问题 ● 委托代理问题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理论 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 GDP的统计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 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GDP、NDP、NI、PI、DPI)的关系与计算 ● 名义GDP、实际GDP ●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其关系,APC、APS、MPC、MPS的含义 ● 乘数理论 ●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 ● 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 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求均衡条件 ● 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IS模型)及其计算 ● 货币市场的均衡模型(LM)及其计算 ●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模型(IS-LM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三、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 “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 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含义与乘数计算 ● 政府为宏观调控经济所能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 现代银行体系 ● 货币职能与种类 ●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总需求曲线 ●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 古典总供给曲线 ●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 常规总供给曲线 ●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 充分就业的含义 ● 通货膨胀的成因 ● 菲利普斯曲线 ● 失业的含义与种类 ●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种类 ●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六、开放经济下短期经济模型 ● 汇率和对外贸易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七、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内生增长理论 ● 经济周期的含义及特征 ●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考试大纲概述: 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问题的定价理论、企业兼并、技术创新等,该学科属于中观经济学科范畴。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及本学科学术动态的掌握程度。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学术功底的考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阐释产业经济现象的能力。 一、 产业经济学导论 ●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 ●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 ● 产业的涵义及其一般分类方法 二、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渊源 ● 不同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企业与市场 ● 企业的性质 ● 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 市场结构 ● 市场行为 ● 市场绩效 四、产业结构理论演变 ●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五、产业结构优化 ● 产业结构优化 ●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六、产业关联 ● 产业关联方式。 ● 投入产出分析 ●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七、产业布局 ●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产业布局实践 八、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的涵义 ●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 ● 产业政策评估 九、产业政策类型 ● 国内外产业政策的实践经验 ● 产业组织政策 ● 产业结构政策 ● 产业布局政策 ● 产业技术政策 十、产业规制 ● 规制的原因 ● 产业规制模式 ● 经济性规制 ● 社会性规制 ●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 ● 产业规制的演变趋势 十一、产业发展 ● 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发展的模式。 ● 产业可持续发展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