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上海电力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阶段自命题专业课考试大纲(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内容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
    上海电力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刘鸿文.《材料力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第4版,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复习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于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问题有明确的概念,能熟练地对一维构件作应力、应变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了解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和结构的疲劳破坏现象,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需要在理解内力、应力及应变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杆件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梁平面弯曲变形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及常用的强度理论,压杆稳定问题等,熟悉杆件受动载荷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了解杆件疲劳强度的概念。
    二、主要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固体变形的基本假设
    1.3 内力,应力和截面法
    1.4 位移,变形与应变
    1.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要点: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掌握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掌握用截面法求内力的方法。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 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2.3 直杆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2.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2.6 温度和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7 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
    2.8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9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能
    2.10 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
    2.11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2.12 应力集中的概念
    2.13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要点:掌握杆件轴向拉压变形内力图的绘制;掌握拉压变形时杆件截面上的应力及杆件的变形计算;掌握拉压、剪切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熟悉材料基本的力学性质;了解杆件轴向拉压时变形能的概念。
    第三章 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3.2 外力偶炬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3.3 纯剪切
    3.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3.5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3.6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应变
    3.7 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要点:掌握扭转扭矩图的绘制;掌握扭转强度和刚度条件的应用;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分析计算;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的现象
    第四章 弯曲内力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4.2 梁的支座和载荷的简化
    4.3 剪力和弯矩
    4.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4.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4.6 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要点;掌握平面弯曲的定义;熟练运用截面法和微积分法绘制内力图。
    第五章 弯曲应力
    5.1 梁的纯弯曲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5.4 弯曲剪应力
    5.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要点:掌握塑性和脆性材料弯曲正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矩形截面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方法;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六章 弯曲变形
    6.1 挠度和转角
    6.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6.3 用积分发求弯曲变形
    6.4 用叠加发求弯曲变形
    6.5 简单的静不定梁
    6.6 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要点:熟悉重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弯曲变形;掌握叠加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掌握逐段刚化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能分析解决简单的超静定问题;了解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7.1 应力状态概述
    7.2 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
    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7.4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7.5 三向应力状态
    7.6 广义胡克定律
    7.7 复杂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
    7.8 强度理论概述
    7.9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要点:掌握单元体、应力状态等基本概念;熟练分析平面应力和三向应力状态;了解平面应变分析;掌握四种强度理论及其应用范围。
    第八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要点:熟悉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的概念;掌握对拉(压)弯组合和弯扭组合变形的分析。
    第九章 压杆稳定
    9.1 压杆稳定的概念
    9.2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9.3 其他支座条件下压杆的临界压力
    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
    9.5 压杆的稳定校核
    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要点:了解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熟练分析三种压杆的稳定性;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第十章 动载荷
    10.1 概述
    10.2 动静法的应用
    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0.5 冲击韧性
    要点:熟悉动静法的应用;掌握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求解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的方法。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11.3 持久极限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持久极限曲线
    11.7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要点:了解疲劳失效和持久极限的概念;熟悉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附录 I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1 静矩和形心
    1.2 惯性矩和惯性半径
    1.3 惯性积
    1.4 平行移轴公式
    1.5 转轴公式;主惯性矩
    要点:全面了解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移轴定理求平面图形的惯性矩;掌握平面图形形心主惯性矩的求法。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