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基本标准 |
审核办法 |
助学条件 |
助学资质 |
助学单位资质 |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办学资质;相关管理部门评估或年审合格。 |
交验办学许可证副本;交验相关档案资料。 |
登记备案情况 |
自学考试管理机构登记备案记录。 |
查验登记备案记录。 |
助学规模与历史 |
助学学员总数达到一定规模;自最近招生当年起计算,有连续开展三年以上的助学活动。 |
查验注册学习者花名册;参考自考管理机构考务考籍数据。 |
场所设施 |
助学场所 |
办学地点明确,场所固定;具有与助学规模、助学方式相适应的教学场地、场所;助学环境整洁、卫生、安全,有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 |
查验校舍产权证或租赁合同,检查房屋安全验收合格证等;实地考察。 |
助学设施 |
具有与助学规模和专业相适应的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设备;具有符合开考专业和课程所要求的实训与考核条件;具备适应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的条件。 |
核查图书资料统计数据;教学仪器设备清单;审计报告等;实地考察。 |
服务设施 |
具有能够满足学习者需要的、齐备的、安全的生活设施;具有开展学习者文体及其它课余活动的场地、设施、设备。 |
实地考察。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设置 |
法人治理结构与办学体制合法合规;行政、教学、生活、安全、财务等管理机构及人员健全,设置合理。 |
检查相关文件资料,查看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核查相关管理记录;实地考察。 |
管理人员配备 |
学校主要负责人员符合有关规定,依法行使职权;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符合任职条件,职责明确;主要管理岗位人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业务熟悉,工作稳定。 |
检查有关文件资料,查看学校助学负责人员和管理部门主要人员名单、资质简历及管理执行记录。 |
|
师资队伍 |
教师资格 |
理论课教师具备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实训课教师具备相应资质。 |
核查教师花名册、教师劳动合同及教师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等相关证明。 |
教师配备 |
具有相对稳定、与助学规模、层次相适应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教师数量与专业设置及学习者人数相适应。 |
核查教师花名册、教师劳动合同及教师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等相关证明;核查全职及兼职教师统计资料。 |
助学管理 |
制度建设 |
管理 |
具有明确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学校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学习者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健全;各项制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能有效保障教职工和学习者权益。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核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核查学校制定的全部管理制度或文件。 |
制度 |
制度 |
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有效开展助学。 |
核查相关执行记录;听取汇报。 |
执行 |
教学管理 |
过程 |
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计划开展助学;对学习者听课、作业、测验、实训等的各个环节有相应的检查制度;助学中贯彻“教考职责分离”原则。 |
查看教学计划、教师教案、教学日志等文件资料。 |
管理 |
质量 |
具有监控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制度和队伍;开展相应的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价活动。 |
查看相关检查记录、听课记录,文件资料等。 |
监控 |
学习者管理 |
助学 |
学生管理措施得力,管理到位; |
核查学生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 |
秩序 |
建立健全畅通的学生申诉渠道,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无影响社会稳定的群发事件;无人身安全事故。 |
流失率 |
近三年平均流失率低。 |
检查相关统计数据。 |
招生宣传 |
宣传内容 |
宣传内容真实、准确,无虚假承诺;助学机构名称、类型、学历层次、专业设置、收费标准、证书类别、助学地点、颁证方式等均逐一明确;发布内容与备案内容一致。 |
检查招生简章、招生广告等招生宣传资料;实地考察。 |
招生行为 |
严格执行助学招生广告审批、备案制度;招生方式和渠道合法规范;招生主体与办学助学主体一致;招生计划与现有办学条件和管理力量相适应。 |
查看招生计划等相关资料。 |
考风考纪 |
考风考纪教育 |
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考风考纪教育,效果明显。 |
查看有关资料。 |
考生违纪舞弊率 |
无群体性舞弊现象发生。 |
查看统计数据。 |
助学指导 |
指导思想 |
助学方针 |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及自学考试有关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自学考试有关社会助学的政策和规定。 |
听取汇报;检查相关材料。 |
助学理念 |
坚持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坚持“以学习者为本”,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为主。 |
听取汇报;检查相关材料。 |
内容方法 |
教学计划 |
按照自学考试专业计划、课程考试大纲安排教学;制定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详细。 |
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检查相关材料。 |
助学方式 |
具备为学习者提供面授或网络助学的条件;能够提供全日制、业余形式的助学;能够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助学指导。 |
查看相关统计资料;实地考察。 |
实践技能训练 |
提供和专业、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技能训练场所、设备、师资等条件。 |
查看相关师资档案;实地考察。 |
自考文化 |
思想教育 |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习者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遵纪守法等教育。 |
检查相关材料。 |
文化讲座 |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讲座。 |
检查相关记录。 |
文体活动 |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学习者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
检查相关材料。 |
助学特色 |
助学特色 |
在助学、教学组织、管理及服务等工作中具有特色,并富有成效。 |
检查相关文件材料。 |
创新研究与实践 |
在助学方式、手段上有创新,实践上卓有成效。 |
检查相关文件材料。 |
助学服务 |
服务内容 |
学程规划 |
有专人指导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记录学习成绩、关注学习习惯,提出有效的建议。 |
检查指导记录等文件材料。 |
政策指导 |
熟悉自考相关政策与规定;及时为学习者提供自考相关政策指导。 |
考察网站;检查相关文件材料。 |
信息咨询 |
加强与自考管理机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考试动态、考试安排等各种信息;采取措施确保学习者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具有及时向学习者发布信息的平台和渠道。 |
检查相关文件材料;考察网站。 |
考务考籍服务 |
具有为学习者提供考试报名、成绩领取、考籍转移、课程免考、毕业申请等服务的部门和人员。 |
核查部门设置及人员名单等资料;访问学习者。 |
教材供应 |
为学习者及时提供正版教材;不使用盗版教材。 |
实地调查。 |
就业指导 |
主动为学习者提供就业(再就业)信息和指导,指导其自主创业;积极组织各种供需见面会,为学习者创造就业机会;跟踪学习者就业状况;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制度。 |
查阅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资料;实地考察。 |
服务 |
学习者评价 |
调查学习者对助学服务质量的反映。 |
问卷调查;访问学习者。 |
质量 |
考试机构评价 |
考试管理机构对助学机构的客观评价。 |
分析评价。 |
助学效果 |
学习者评价 |
学习者满意度 |
调查学习者对助学效果的反映。 |
问卷调查;访问学习者。 |
学习成效 |
助学课程通过率 |
自学考试课程平均合格率高于省(市)平均合格率。 |
查看考试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