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首届思勉人文跨学科暑期学校招生启事
内容
    主题:
    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首届思勉人文跨学科暑期学校
    时间:
    2014年8月20-29日(10天)
    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一、宗旨
    思勉人文跨学科暑期学校注重通识学养、精英培育,以问题为导向, 以思想性、学术性为底色,突破专业局限,旨在激励学员独立思考、分析批判的素质,提高学员在公共空间中表达自己、展开理性对话的能力。
    为推进儒学研究,发现并培养青年人才,本届暑期学校以“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为主题,通过儒家经典精读、名家讲座、学员论坛等方式,深入推动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诠释,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学员人文素养、学术涵养,搭建人文学科交流互动平台,培育跨学科人文学术氛围。
    二、内容
    1、围绕儒学与中国思想、经学、制度等议题,邀请台湾、大陆一流学者做专题报告。
    2、学员参与、聆听名家报告,并在学员论坛上报告心得;组织学者参与讨论,并做点评。
    3、主要邀请专家(按专家姓氏拼音为序)及主讲题目,详如下:
    ◎ 专题之一
    陈  来(清华大学教授):朱子哲学中的生气流行
    杨儒宾(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静坐、境界与理学工夫论
    杨祖汉(台湾中央大学教授):从主理的观点论朱子的思想
    杨祖汉(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心学的义理特色与其中所涵对道德法则的分析
    ◎ 专题之二
    陈  来(清华大学教授):荀子政治哲学之研究
    郭齐勇(武汉大学教授):儒家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
    郭齐勇(武汉大学教授):关于“亲亲互隐”问题的当代讨论
    杨儒宾(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儒门内的庄子
    ◎ 专题之三
    陈少明(中山大学教授):仁义之间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学与成人——从儒学的视域看
    ◎ 专题之四
    路新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逢禄的今文经学
    严佐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待定
    杨国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儒学与科举制度
    4、另有大夏讲坛、思勉人文讲座等供学员选听。暑期学校具体课程、讲座安排,请以思勉人文网(http://www.si-mian.org/)发布为准。
    三、报名要求与学员录取
    1、凡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文学、历史学、哲学、古籍等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青年教师,皆欢迎报名,亦接收少量优秀本科生。
    已被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拟录取的2014级博士、硕士研究生亦须报名。
    2、报名者请于2014年6月20日前提交“报名表”(见附件),同时提交1篇学术论文(不少于6000字)。
    论文格式要求:(1)标题宋体、三号,正文宋体、五号,1.5倍行间距;(2)署明作者、学习/工作单位;(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4)文中征引文献采用页下注,文末另附参考文献。
    3、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审、选拔优异者,确定录取名单(正式注册学员80人、开放旁听20人),并于2014年6月30日前发出录取通知。
    4、暑期班结束后,学员可获“首届思勉人文跨学科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四、费用
    1、主办方为外校学员提供暑期学校期间的食宿。
    2、主办方为外地学生(硕士、博士、本科)学员提供单程差旅费【所在地至上海,凭票报销(动车二等,普通火车硬座、硬卧)】;外地青年教师往来差旅费,敬请自理。
    3、凡本校学员,主办方提供暑期学校期间餐费补贴,住宿自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石伟杰(暑期学校 秘书)
    E-mail:simian_shuqi@126.com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5月5日
    附件:华东师范大学“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暑期学校报名表(待更新)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