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教育学院简介
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汇聚56个民族师生的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学院是一个院、所合一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单位。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教育学教研室,1991年由高教研究室和《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合并成立了民族教育研究所,2000年9月成立教育系,2003年成立教育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和公共艺术教研室并入教育学院。教育学院机构历经50余年的发展变化,但学科与专业在近10年中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蓬勃发展的民族教育事业需要所致。
    教育学院现有学生359人,其中本科生156人,硕士博士生203人(博士生37),博士后1人,留学生1名,福布莱特学者1人。本科生中少数民族民族占65%。学院现有教育学本科专业1个,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1个博士学位点。学院设有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艺术教育中心4个教研室,图书资料室和教育心理学综合实验室。拥有“985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基地下设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所、跨文化心理与教育研究所。教育学院现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教育与艺术两大学科。
    教育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年轻、朝气蓬勃,职称和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0人,其中博士22人,占70%;教师学缘为外校。专业背景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教师中有高级职称者16人,占50%。讲师和助教大多为近几年新调入的博士。全院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2人(校内外兼职8人)。50岁以上教师5人,占20%,40-50岁11人,占40%,30-40岁11人,占40%,30以下2人,占10%。
    教育学院教师承担了大量民族教育方面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近五年承担国际合作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2项,一般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达2000万元。教育学院的专著、论文和教材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一、二等奖。滕星主编的《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获得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常永才的《论人类学取向民族地区教育研究方法论之革新:经典文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克服》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哈经雄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和滕星等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分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苏德等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哈经雄、滕星、王军、董艳等的《民族教育学通论》2002年获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滕星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分别获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董艳的《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滕星的《族群、文化与教育》2004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民族教育研究所于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由董艳主持,集教育学院10年本科人才培养经验的探索而设立的“教育学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课题获得校级和北京市的教改立项;苏德的《突出教师教育和民族特色,服务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等两项成果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苏德主编的《教育学》和《学校教育学》于1995年、2000年分别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自治区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11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哈经雄等的“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获得校级教学建设3等奖。
    教育学院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先后在长春松花江大学、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北京市回民中学、北京市潞河中学、北京西藏中学、海淀区桃园育英小学、河北省黄骅市渤海路小学、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中学、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正式挂牌建立民族教育实践基地。
    教育学院教师重视国际交流,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近几年有十多位教师分别到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拉斯维加斯大学等进行高级访问研究。学院聘请罗伯特·罗兹教授为2010-2011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来教育学院讲学一年,先后邀请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家、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华盛顿大学詹姆斯·班克斯教授,全美教育研究会前主席、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伊斯·维丝博士,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前主席、世界比较教育学联合会前主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凡德拉•梅斯曼博士等10多位海外一流学者举办“海外知名学者学术讲座”讲座30多次(场)。为了跟国内外大学进行实质性合作,教育学院与很多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包括俄罗斯哈卡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韩国泉州大学、台湾台南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等。另外学院教师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多人次,与国外研究人员开展合作与交流。
    教育学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苏德教授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民族教育学科2009—2012年度课题指南;多次参与完成了国家将要出台的民族教育重要政策文件的调研、起草、修改等工作;学院有几位教授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前期调研、起草、修改等工作,尤其是“关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调研报告曾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教育学院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少数民族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核心,在稳定规模、保证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增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点,在2015年左右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博士后流动站”,建设高水平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中心”。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