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年研究生招生说明
内容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一、学院概况
    1985年成都学院自动化系设置计算机专科专业,1997年数理系、自动化系、计算中心组建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2006年成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2100多人,是学校重点理工科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教师9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讲师52人;博士18人、硕士5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学院现有省高等学校“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有新型网络技术研究所、物联网研究所、软件工程与系统集成研究所、智能计算与应用研究所、商业智能应用研究所和数学不等式及应用研究所六个科研团队等科研平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计算机应用教学团队”,省“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市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软件工程”特色专业,省级《计算机图形学》及《计算机网络》(双语)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
    近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50余项、校级科研课题9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MR收录200余篇,出版教材或著作6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8项。
    二、专业领域介绍
    农业信息化专业主要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本专业现有教授5人,副高级职称12人;博士10人;专业教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现已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本专业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与INTEL联建的嵌入式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校企联建的学生创新工作室、孵化室等创新创业平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该专业所在学院是是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成都市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成都会员活动中心单位,省“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市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单位。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700余万元。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研究方向介绍:
    1、农村电子商务
    该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2、农业物联网应用
    该研究方向主要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功能、远程控制功能、查询功能、警告功能等。核心技术为:农业实用传感技术、生产环境因子信号远程传输技术,即将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确保数据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远程传送以及农业专家决策系统技术,总结和汇集农业专家知识和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仿农业专家的思维过程进行推理,提供解决方案。配套技术包括中央控制平台集成。现场及远程监控中心分别依托传感网络、中心服务器,通过各种模型算法,实现系统集成与控制功能;自动控制系统传动装置集成,根据监控中心指令,智能化调控畜禽养殖场饲喂、饮水、温控、换气、湿控等设备,温室大棚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加温补光等设备,从而达到适宜的农业生产环境。
    3、农业信息技术
    该研究方向以农业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技术为手段,基于社会与经济的虚拟化、模块化、网络化、多元化、整合化、创新化和协调化的基本发展趋势,以复杂网络为研究环境,借助系统、非线性思维模式,进一步开辟农业信息化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扩展研究方法体系及其应用范围。在运用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及应用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农业信息化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预测问题、控制问题、认识问题、分类问题、模拟问题、决策问题等的同时,重点研究农业信息技术管理、农业信息系统开发、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重点着力研究:农业生物模拟模型技术、"3S"技术、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实时处理技术等。
    三、考试科目及考试范围
    (一)、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04农业信息基础技术
    (二)、考试范围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为全国统考科目,考试范围见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三和农业信息基础技术为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见附录。
    四、联系方式
    高朝邦84616783
    袁红萍84617033
    附录:
    《农业信息基础技术》考试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3: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