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人数 |
考试科目 |
联系方式 |
备注 |
003 机电工程学院 |
|
|
|
|
|
080200 机械工程 |
|
91 |
普通招考的考试科目在10月末对外公布,请留意查看 |
|
|
1.机器人学 |
蔡鹤皋 |
|
|
0451-6414422 |
院士 |
2.机电一体化技术 |
caihg@hit.edu.cn |
1.仿生与医疗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
王树国 |
|
|
0451-86403679 |
|
2.空间与特种环境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
wangsg@hit.edu.cn |
3.工业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
|
1.纳米尺度几何量与机械量测量与表征 |
赵学增 |
|
|
0451-86414759 |
|
2.汽车安全技术检测和发动机故障诊断 |
zhaoxz@hit.edu.cn |
1.数字化与自动化制造 |
姚英学 |
|
|
86-755-26036868 |
|
2.精密与超精密切削理论与刀具 |
yxyao@hit.edu.cn |
3.新能源装备 |
|
1.空间机器人技术 |
刘 宏 |
|
|
45186402442 |
|
2.生物机电一体化技术 |
dlrhitlab@yahoo.com.cn |
3.传感器技术 |
|
1.机器人技术 |
邓宗全 |
|
|
0451-6413857 |
|
2.宇航空间机构 |
dengzq@hit.edu.cn |
3.微机械设计理论 |
|
1.纳米级微驱动及微操作机器人 |
孙立宁 |
|
|
0451-86414462 |
|
2.微小型与仿生机器人 |
lnsun@hit.edu.cn |
3.医疗与康复机器人 |
|
1.航空宇航摩擦学 |
王黎钦 |
|
|
0451-86402012 |
|
2.航空航天轴承及其可靠性 |
lqwang@hit.edu.cn |
3.摩擦学集成测试技术与装备 |
|
1.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 |
陆念力 |
|
|
0451-86416109 |
|
2.机械结构力学及结构非线性与稳定理论 |
N.Lu@hit.edu.cn |
3.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结构动、静态分析 |
|
1.超精密与微纳制造 |
程 凯 |
|
|
45186412475 |
|
2.可持续制造与系统 |
kaicheng@hit.edu.cn |
1.先进制造技术 |
钟诗胜 |
|
|
0631-5687890 |
|
2.复杂装备状态监测与维修决策 |
zhongss@hit.edu.cn |
3.数控技术与装备 |
|
1.电液伺服系统 |
韩俊伟 |
|
|
6413253 |
|
2.并联机构分析与控制 |
hjw@hope.hit.edu.cn |
3.系统集成技术 |
|
|
陈维山 |
|
|
6416119 |
|
wschen@hope.hit.edu.cn |
1.液压传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
姜继海 |
|
|
0451-86415277 |
|
2.液压流体能量存储及转换关键技术研究 |
jjhlxw@hit.edu.cn |
3.液压技术可靠性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
|
1.交流伺服技术 |
郝明晖 |
|
|
|
|
2.CAD/CAM/CAT |
hao_minghui@163.com |
3.信号处理技术 |
|
1.微纳米技术 |
张广玉 |
|
|
|
|
2.航天地面设备制造技术 |
zgyqx@hit.edu.cn |
3.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
|
1.压电驱动理论与技术 |
曲建俊 |
|
|
0451-6413802 |
|
2.环境友好润滑材料与技术 |
qujianjun@hit.edu.cn |
3.摩擦学功能材料 |
|
1.特种加工技术 |
王振龙 |
|
|
0451-86413485 |
|
2.微纳制造 |
wangzl@hit.edu.cn |
3.机电控制技术 |
|
1.医疗机器人系统 |
付宜利 |
|
|
0451-86403679 |
|
2.仿生与军用机器人技术与理论 |
meylfu@hit.edu.cn |
3.空间机器人技术与理论 |
|
1.薄壁智能结构振动与控制 |
任秉银 |
|
|
0451-86414374 |
|
2.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
renby@hit.edu.cn |
1.机器人技术 |
赵 杰 |
|
|
0451-86402282 |
|
2.机电一体化装备技术 |
jzhao@hit.edu.cn |
3.航天地面仿真与测试技术 |
|
1.摩擦学及其控制技术 |
宋宝玉 |
|
|
|
|
2.智能化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
sby@hit.edu.cn |
3.汽车现代设计技术 |
|
1.流体传动及控制 气动技术方向 |
包 钢 |
|
|
86415224 |
|
2.全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方向 |
baog@hit.edu.cn |
3.虚拟装配技术及其关键元器件的研究方向 |
|
1.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 |
富宏亚 |
|
|
86402851 |
|
2.智能加工技术 |
hongyafu@hit.edu.cn |
1.振动与噪声控制 |
陈照波 |
|
|
0451-86412057 |
|
2.机械动力学 |
chenzb@hit.edu.cn |
3.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 |
|
1.金属橡胶技术 |
姜洪源 |
|
|
86418028 |
|
2.微流控技术 |
jhy_hit@hit.edu.cn |
3.康复工程 |
|
1.超精密加工技术 |
孙 涛 |
|
|
0451-86412534 |
|
2.微纳制造技术 |
taosun@hit.edu.cn |
3.超精密测量技术 |
|
1.微电子及光学难加工材料超精密研抛新技术研究 |
翟文杰 |
|
|
zhaiwenjie@hit.edu.cn |
|
2.软骨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 |
1.具有面部表情及多感知机能的仿人全身机器人与人工情感 |
吴伟国 |
|
|
0451-86402680 |
|
2.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类人猿型机器人、攀爬移动机器人 |
wuwg@hit.edu.cn |
3.工业机器人技术、谐波齿轮传动及新型机械传动、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
|
1.一次性机械设计和制造理论与技术 |
王广林 |
|
|
86413835 |
|
2.伺服执行机构的电动加载控制与试验技术 |
glwang@hit.edu.cn |
3.航天航空精密零件加工检测一体化技术 |
|
1.特种加工 |
狄士春 |
|
|
86413485 |
|
2.微弧氧化 |
dishichun@126.com |
1.超精密磨削加工技术 |
赵清亮 |
|
|
0451-86402683 |
|
2.金刚石切削加工技术 |
zhaoqlyx@gmail.com |
3.超精密复制(注塑与模压)加工技术 |
|
1.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
陈明君 |
|
|
0451-86403252 |
|
2.微纳制造技术 |
chenmj@hit.edu.cn |
3.工艺自动化检测技术 |
|
1.智能维护与远程健康监测 |
闫纪红 |
|
|
jyan@hit.edu.cn |
|
2.可持续制造 |
3.制造过程管理 |
1.航天机电一体化技术 |
侯珍秀 |
|
|
houzx5629@hit.edu.cn |
|
2.航天材料工程技术 |
1.微细特种加工与控制技术 |
白基成 |
|
|
jichengbai@hit.edu.cn |
|
2.智能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 |
3.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制造技术 |
1.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
焦映厚 |
|
|
0451-86412057 |
|
2.振动与噪声控制; |
jiaoyh@hit.edu.cn |
3.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可靠性及寿命预测; |
|
1.压电发电与俘能技术 |
谢 涛 |
|
|
86416119 |
|
2.超声波应用技术 |
xietao@hit.edu.cn |
3.运动仿真及其模拟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 |
|
1.智能服务机器人 |
李瑞峰 |
|
|
86402128 |
|
2.工业机器人 |
lrf100@hit.edu.cn |
1.机器人技术 |
唐德威 |
|
|
86402037-803 |
|
2.机械传动 |
dwtang@hit.edu.cn |
3.机构CAD及其仿真技术 |
|
1.精密、超精密加工表层形成机理及相关技术基础研究 |
王洪祥 |
|
|
86413802 |
|
2.光学晶体超精密加工表面完整性的评价、表征和控制方法研究 |
whx@hit.edu.cn |
3.超精密加工工艺及超精密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 |
|
|
李建广 |
|
|
86402543-601 |
|
mejgli@hit.edu.cn |
1.医疗机器人技术 |
杜志江 |
|
|
86403362 |
|
2.先进机器人机构与控制 |
duzj01@hit.edu.cn |
3.危险环境作业机器人技术 |
|
1.微纳操作机器人技术 |
荣伟彬 |
|
|
0451-86414462-17 |
|
2.纳米级微驱动技术 |
rwb@hit.edu.cn |
3.微装配技术 |
|
1.特种加工及机电控制技术 |
郭永丰 |
|
|
0451-86418084 |
|
2.微细制造和纳米加工技术 |
guoyf@hit.edu.cn |
3.绝缘超硬材料的电加工技术 |
|
1.计算流体力学(CFD) |
李松晶 |
|
|
86418318 |
|
2.流体控制元件基本理论 |
lisongjing@hit.edu.cn |
3.微流控系统 |
|
1.数控机床绿色工艺评估及数据库开发 |
高 栋 |
|
|
gaodong@hit.edu.cn |
|
2.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
1.生机电一体化技术 |
姜 力 |
|
|
0451-86403382 |
|
2.多指手的操作控制 |
jiangli01@hit.edu.cn |
3.机器人传感技术 |
|
1.机器视觉 |
程远志 |
|
|
yzcheng2007@163.com |
|
1.汽车车身成形 |
邢忠文 |
|
|
0451-86402205 |
|
2.板料冲压成形 |
gchxl@hit.edu.cn |
3.模具设计与制造 |
|
1.仿人灵巧手技术 |
金明河 |
|
|
86402360-802 |
|
2.空间机器人技术 |
mhjin@hit.edu.cn |
1.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技术 |
王 波 |
|
|
bradywang@hit.edu.cn |
|
2.超精密机床设计及超精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
3.微细超精密加工技术 |
1.电液伺服控制 |
丛大成 |
|
|
|
|
2.系统辨识与多自由度振动控制 |
cdc08191972@sina.com |
1.微纳米加工及检测技术研究 |
闫永达 |
|
|
86412924 |
|
yanyongda@hit.edu.cn |
1.船舶推进器/再生能源装置设计研究 |
王大政 |
|
|
6315687902 |
|
2.高性能船舶快速性设计研究 |
dazheng.wang@hitwh.edu.cn |
3.节能减排 |
|
1.机械CAD及仿真技术 |
于红英 |
|
|
mcadyhy@hit.edu.cn |
|
2.智能设计与决策 |
3.机构学 |
1.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
杨晓冬 |
|
|
86403845 |
|
2.电火花加工机理及仿真技术研究 |
xdyang@hit.edu.cn |
3.快速成型技术研究 |
|
1.并联机构设计与控制; |
姜洪洲 |
|
|
0451-86413253 |
|
2.液压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 |
jianhz@hit.edu.cn |
3.仿生机构设计 |
|
1.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 |
刘延杰 |
|
|
0451-86403978 |
|
2.先进工业机器人 |
yjliu@hit.edu.cn |
3.精密操作机器人 |
|
1.机械表界面摩擦学设计 |
古 乐 |
|
|
45186402012 |
|
2.功能表面结构表征与重构 |
gule@hit.edu.cn |
3.航空航天轴承齿轮与密封技术 |
|
1.机电液混合传动系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
刘 明 |
|
|
0451-86403799 |
|
2.机电液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多级耦合动力学 |
liuming@hit.edu.cn |
3.机械系统效率影响参数优化及寿命预测 |
|
1.交流伺服技术 |
郝双晖 |
|
|
0451-86402149 |
|
2.控制理论 |
hao_shuanghui@163.com |
3.信号处理 |
|
1.医疗机器人技术 |
吴冬梅 |
|
|
0451-86418441-18 |
|
2.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技术及系统 |
wdm@hit.edu.cn |
3.康复助力机器人技术 |
|
1.压电超声换能器声作用机理及应用 |
董惠娟 |
|
|
|
|
2.基于FBG/BOtdR/ROtdR光纤传感网络的温度场与力场的耦合作用机理及全寿命分布式光纤在线健康监测 |
dhj@hit.edu.cn |
3.超声驻波声悬浮技术 |
|
1.空间机器人 |
谢宗武 |
|
|
86402330 |
|
xiezongwu@hit.edu.cn |
1.超声波理论与技术 仿生水下推进理论与技术 航天地面模拟器技术 |
刘军考 |
|
|
jkliu@hit.edu.cn |
|
1.大型设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林 琳 |
|
|
waiwaiyl@163.com |
|
2.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应用 |
1.超精密加工及微纳制造 |
白清顺 |
|
|
0451*86402682 |
|
2.微小零件机械加工技术 |
qshbai@hit.edu.cn |
3.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 |
|
1.空间机构与系统技术 |
王武义 |
|
|
0451-86413111 |
|
2.超声波应用技术 |
wangwuyi@hit.edu.cn |
3.光纤传感检测技术 |
|
1.仿生机器人与仿生控制研究 |
郭 伟 |
|
|
86414462 |
|
2.微小型移动机器人研究 |
wguo01@hit.edu.cn |
1.空间机器人标定、运动学、动力学及控制 |
刘 宇 |
|
|
lyu11@hit.edu.cn |
|
2.冗余度机器人 |
3.轨道工具更换的研究 |
1.机械动力学,多柔体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技术; |
兰 朋 |
|
|
0451-86281121 |
|
2.CAD与CAA整合技术(ICADA) |
lan_p@sina.com |
3.机械结构非线性分析与稳定理论; |
|
1.微纳米机器人 |
谢 晖 |
|
|
xiehui@hit.edu.cn |
|
1.仿生机构与系统 |
李满天 |
|
|
45186402217 |
|
2.仿生控制 |
limt@hit.edu.cn |
3.移动机器人 |
|
1.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
朱延河 |
|
|
86413392 |
|
2.模块化自重构变形机器人 |
yhzhu@hit.edu.cn |
1.智能数控系统 |
韩振宇 |
|
|
45186413812 |
|
2.重型机床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 |
hanzy@hit.edu.cn |
3.重型机床误差建模与补偿技术 |
|
1.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 |
宗文俊 |
|
|
86412924 |
|
2.天然金刚石刀具加工机理与工艺 |
zongwenjun@163.com |
1.机器人学 |
刘云辉 |
|
|
|
|
2.生物医学工程 |
1.智能机器人 |
孟庆虎 |
|
|
max@hitsz.edu.cn |
|
2.医疗机器人 |
3.微小型飞行机器人群体 |
1.工程机械机电液及其智能化技术 |
吕广明 |
|
|
86281121 |
|
2.大型机电设备的安全及故障诊断技术 |
lgmhit@hit.edu.cn |
3.物流设备与规划技术 |
|
1.切削加工机理及制造过程检测监控技术 |
路 勇 |
|
|
86402543-607 |
|
2.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 |
luyong@hit.edu.cn |
3.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研究 |
|
1.机器人遥操作技术 |
闫继宏 |
|
|
jhyan@hit.edu.cn |
|
2.仿生水黾机器人技术 |
3.模块化机器人技术 |
1.机械设备智能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 |
黄文涛 |
|
|
86403223 |
|
2.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处理 |
hwt@hit.edu.cn |
1.机器人被动动力步行 |
臧希喆 |
|
|
86413392 |
|
2.特殊环境服役机器人 |
zangxizhe@hit.edu.cn |
1.数字化医疗装备、医疗微系统和医疗机器人 |
姚玉峰 |
|
|
0631-5687811 |
|
yyf1023@163.com |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
彭高亮 |
|
|
0451-86403820 |
|
2.极端环境下可靠性技术 |
pgl7782@hit.edu.cn |
1.复杂系统建模、分析、辨识及非线性控制 |
金弘哲 |
|
|
|
|
2.机器人操作臂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 |
hongzhejin@hit.edu.cn |
3.独轮机器人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 |
|
1.生物机电一体化:假手肌电控制系统及理论 |
赵京东 |
|
|
0451-86402360-801 |
|
2.空间机器人技术:空间机械臂系统及理论 |
zhaojingdong@hit.edu.cn |
1.新能源车辆电驱动控制 |
王大方 |
|
|
wdflcjl@163.com |
|
2.分布式车载网络技术 |
1.压电驱动技术与理论 |
刘英想 |
|
|
0451-86417891 |
|
2.仿鱼水下推进技术与理论 |
liuyingxiang868@hit.edu.cn |
1.多功能混合板壳理论及其在飞行器系统中应用 |
邹鸿生 |
|
|
hstzou@hit.edu.cn |
境外兼职 |
2.智能结构系统及其主动控制研究 |
3.飞行器结构变刚度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