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人数 |
考试科目 |
联系方式 |
备注 |
010 土木工程学院 |
|
|
|
|
|
081400 土木工程 |
|
44 |
普通招考的考试科目在11月中旬对外公布,请留意查看 |
|
|
1.大跨空间结构 |
沈世钊 |
|
|
0451-6282080 |
院士 |
szshen@hit.edu.cn |
1.地震动基本特征研究 |
谢礼立 |
|
|
0451-86664756 |
院士 |
2.结构灾变分析及试验 |
llxie@iem.cn |
3.核电厂抗震关键问题 |
|
1.结构灾害动力效应与振动控制 |
欧进萍 |
|
|
0451-86282094 |
院士 |
2.抗灾减灾新型结构体系与性能设计 |
oujinping@hit.edu.cn |
3.结构灾害演化行为与健康监测 |
|
1.组合结构 |
张素梅 |
|
|
0451-86282079 |
|
2.钢结构 |
smzhang@hit.edu.cn |
1.结构健康监测 |
李 惠 |
|
|
0451-86203013 |
|
2.风工程 |
lihui@hit.edu.cn |
3.结构振动控制 |
|
1.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郑文忠 |
|
|
86282087 |
|
2.结构抗火与抗震 |
zhengwenzhong@hit.edu.cn |
3.既有工程和震损工程加固改造 |
|
1.结构人工智能分析理论与应用 |
周广春 |
|
|
86283199 |
|
2.结构受力状态分析方法及结构失效准则研究 |
gzhou@hit.edu.cn |
1.地基动力性能与可液化场地桥梁桩基地震反应 |
凌贤长 |
|
|
xianzhang_ling@263.net |
|
2.重载列车荷载下路基工作状态与稳定性 |
3.高速铁路路基建造与稳定控制集成技术 |
1.木结构 |
祝恩淳 |
|
|
45186289580 |
|
2.大跨空间结构 |
e.c.zhu@hit.edu.cn |
1.轻钢结构 |
武振宇 |
|
|
0451-86283197 |
|
2.高层钢结构 |
wuzhenyu@hit.edu.cn |
3.钢管结构 |
|
1.结构混合试验技术 |
吴 斌 |
|
|
0451-86283765 |
|
2.结构振动控制 |
bin.wu@hit.edu.cn |
1.大跨空间结构 |
范 峰 |
|
|
86282080-802 |
|
2.轻型钢结构 |
fanf@hit.edu.cn |
3.巨型望远镜结构 |
|
1.大跨空间结构 |
武 岳 |
|
|
86282080 |
|
2.结构风工程 |
wuyue_2000@163.com |
1.智能材料与结构 |
关新春 |
|
|
86282367 |
|
2.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 |
guanxch@hit.edu.cn |
3.混凝土耐久性理论 |
|
1.生命线地震工程 |
汤爱平 |
|
|
0451-86282095 |
|
2.工程地质与环境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
tangap@hit.edu.cn |
1.空间结构,结构形态创构理论,自由曲面结构,新型结构体系 |
崔昌禹 |
|
|
0451-86282686 |
|
cuichangyu1963@aliyun.com |
1.强地震动特征与破坏作用 |
翟长海 |
|
|
86403564 |
|
2.结构抗震设防及设计理论 |
zch-hit@hit.edu.cn |
3.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灾害动力反应分析及控制 |
|
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
王 政 |
|
|
wangz58@163.com |
|
2.混凝土耐久性 |
3.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 |
1.桥梁结构抗震 |
郭安薪 |
|
|
0451-86283190 |
|
2.跨海桥梁海啸、风、浪多灾害作用 |
guoanxin@hit.edu.cn |
3.结构被动、主动和智能控制 |
|
1.组合结构 |
王玉银 |
|
|
0451-86282083 |
|
2.新型组合构件 |
wangyuyin@hit.edu.cn |
3.钢管混凝土拱桥 |
|
1.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 |
杨英姿 |
|
|
86281118 |
|
2.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 |
yzyang@hit.edu.cn |
3.混凝土检测方法 |
|
1.现代装配式砌体结构 |
王凤来 |
|
|
86282081 |
|
2.绿色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节能一体化 |
wflai@sina.com |
3.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
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
邹超英 |
|
|
0451-86282076 |
|
2.再生混凝土结构 |
cyzou@hit.edu.cn |
3.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
|
1.混凝土流变性与早期性能 |
高小建 |
|
|
0451-86281118 |
|
2.高性能与新型混凝土材料 |
xjgao2002@yahoo.com.cn |
3.混凝土耐久性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 |
|
1.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研究 |
支旭东 |
|
|
86282080-804 |
|
2.大跨空间结构抗爆/抗冲击理论研究 |
zhixudong@hit.edu.cn |
3.复杂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
|
1.现代配筋砌块砌体结构;铝合金结构;复杂结构的灾变行为性能研究。 |
翟希梅 |
|
|
xmzhai@hit.edu.cn |
|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FRP抗震加固与设计方法 |
王震宇 |
|
|
0451-86283856 |
|
2.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易损性分与性能设计方法 |
zhenyuwang@hit.edu.cn |
3.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 |
|
1.地震工程 |
徐龙军 |
|
|
0631-5676076 |
|
xulongjun80@163.com |
1.新型组合结构 |
杨 华 |
|
|
86282079 |
|
2.结构抗火 |
yanghua@hit.edu.cn |
1.生态环境材料设计与应用 |
赵亚丁 |
|
|
86283020 |
|
2.温变条件下混凝土内部应力变化与其性能的关 |
zhaoyd@hit.edu.cn |
3.季冻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损伤预防及修补 |
|
1.钢结构稳定理论 |
邵永松 |
|
|
shaoyongsong@hit.edu.cn |
|
2.高层钢结构与轻型钢结构 |
3.钢结构工程检测与结构评价 |
1.高层建筑钢结构 |
张文元 |
|
|
13030058540 |
|
2.工业建筑钢结构 |
hitzwy@163.com |
3.轻型钢结构 |
|
1.大跨空间结构 |
钱宏亮 |
|
|
6315687955 |
|
2.巨型望远镜结构 |
qianhl@hit.edu.cn |
3.复杂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
|
1.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周 威 |
|
|
0451-82689139 |
|
2.混凝土结构抗震 |
zhouwei-hit@163.com |
3.工程结构改造与加固 |
|
1.钢板与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与设计 |
郭兰慧 |
|
|
0451-86289100 |
|
2.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与设计 |
guolanhui@hit.edu.cn |
3.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与抗倒塌设计 |
|
1.土木工程结构防灾减灾 |
吕大刚 |
|
|
86282042 |
|
2.土木工程灾害风险评估 |
ludagang@hit.edu.cn |
3.可恢复建筑与桥梁结构 |
|
1.大跨空间结构新体系研究 |
曹正罡 |
|
|
86282080 |
|
2.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稳定性研究 |
caohit@hit.edu.cn |
3.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
1.结构风工程 |
孙 瑛 |
|
|
sunnyhit@hit.edu.cn |
|
2.大跨空间结构 |
1.新型材料及其结构 |
吴香国 |
|
|
wuxiangguo@hit.edu.cn |
|
1.结构健康监测与结构损伤识别 |
周文松 |
|
|
86283837 |
|
2.基于导波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zhouwensong@hit.edu.cn |
1.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结构设计方法 |
肖会刚 |
|
|
0451-86283018 |
|
2.高性能纳米混凝土及其性能微-纳跨尺度模拟 |
xiaohg@hit.edu.cn |
3.高性能混凝土及其结构的性能演化规律与机制 |
|
1.大跨桥梁与超高层结构风振理论 |
辛大波 |
|
|
0451-86282176 |
|
2.结构风致作用的流动控制 |
xindabo@hit.edu.cn |
3.风雨两相流及结构风雨致作用 |
|
1.重大工程结构腐蚀与防护 |
乔国富 |
|
|
qgfhit@163.com; qgf_forever@hit.edu.cn |
|
2.先进功能材料 |
3.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 |
1.预应力混凝土抗火性能与抗火设计 |
侯晓萌 |
|
|
houxiaomeng_hit@126.com |
|
2.爆炸和火灾下混凝土结构耦合作用 |
3.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