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部门 |
教研室或实验室、所 |
岗位 |
数量 |
学历学位 |
专业要求 |
备注 |
联系方式 |
| 1 |
基础医学院 |
生理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生理学 |
医学背景 |
景院长,(0538)6222053,jcb@tsmc.edu.cn |
| 2 |
组织胚胎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组织学与胚胎学或者生殖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
| 3 |
病原生物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医学微生物学或人体寄生虫学 |
临床医学背景 |
| 4 |
病理生理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或临床 |
临床医学背景,年龄低于35岁 |
| 5 |
生物化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 6 |
免疫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免疫学 |
临床医学背景 |
| 7 |
人体解剖学 |
教师 |
2 |
硕士及以上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临床医学背景 |
| 8 |
医学心理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医学心理学或精神卫生 |
临床医学背景 |
| 9 |
解剖学 |
实验 |
2 |
硕士研究生 |
临床医学或医学实验技术 |
医学背景 |
| 10 |
机能学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临床医学/药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动物科学 |
|
| 11 |
分析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临床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卫生实验技术 |
|
| 12 |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病原生物学 |
医学背景 |
| 13 |
临床学院 |
消化内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消化内科 |
|
付科长,(0538)8421302,tyfyrsk@126.com |
| 14 |
肿瘤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肿瘤科 |
|
| 15 |
妇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妇科 |
|
| 16 |
儿内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儿内科 |
|
| 17 |
康复医学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康复医学科 |
|
| 18 |
麻醉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麻醉科 |
|
| 19 |
医学影像科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医学影像科 |
|
| 20 |
超声科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超声科 |
|
| 21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修复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口腔临床医学 |
|
郝书记,(0538)6216588,kqyxy@tsmc.edu.cn;mlhao@tsmc.edu.cn |
| 22 |
口腔基础医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口腔基础医学 |
|
| 23 |
口腔内科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口腔临床医学 |
|
| 24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口腔临床医学 |
|
| 25 |
口腔医学或口腔医学技术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口腔基础医学或口腔临床医学 |
|
| 26 |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运动科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运动营养或营养学 |
|
亓院长,(0538)6237281,ydyx@tsmc.edu.cn |
| 27 |
运动医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运动医学或骨外科学 |
重点学科运动创伤方向带头人:具有正高职称,年龄45岁以下,业绩突出 |
| 28 |
运动医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运动医学或康复医学 |
重点学科运动创伤方向带头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年龄45岁以下,业绩突出 |
| 29 |
运动医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运动医学或外科学(组织工程方向) |
重点学科骨干成员 |
| 30 |
康复医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康复医学或康复治疗学 |
重点学科骨干成员 |
| 62 |
体育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排球专业 |
|
| 63 |
体育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武术专业 |
|
| 31 |
公共卫生学院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卫生检验学 |
|
李院长,(0538)6222709,yxjyx@tsmc.edu.cn |
| 32 |
临床检验基础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 33 |
卫生统计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卫生统计学 |
|
| 34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 35 |
公共卫生实验室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医学检验 |
|
| 36 |
生物科学学院 |
生物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遗传学及相关专业 |
“211”,“985”学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毕业,年龄低于35岁,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属于生命科学专业。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
张院长,(0538)6236803,sky@tsmc.edu.cn |
| 37 |
分子生物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 |
“211”,“985”学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毕业,年龄低于35岁,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属于生命科学专业。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
| 38 |
生物技术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及相关专业 |
“211”,“985”学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毕业,年龄低于35岁,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属于生命科学专业。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
| 39 |
生物科学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生物学 |
|
| 40 |
放射学院 |
放射与防护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
刘院长,(0538)6222136,fsxy@tsmc.edu.cn |
| 41 |
医学诊断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医学影像诊断学 |
|
| 42 |
影像技术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医学影像技术 |
|
| 43 |
药学院 |
药理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药理学 |
本科为药学类、生物类或临床医学类专业 |
王院长,(0538)6226996,yxy@tsmc.edu.cn |
| 44 |
药剂学与药事管理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药剂学 |
本科为药学类、生物类专业 |
| 45 |
药剂学与药事管理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药事管理或药剂学 |
药事管理学专业对本硕阶段无特殊要求。 |
| 46 |
药学综合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药理学或生理学 |
|
| 47 |
药学综合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药物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 |
|
| 48 |
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
脑微循环重点实验室(脑科学) |
教师 |
2 |
博士研究生 |
神经病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或相近专业 |
在国内外有从事神经疾病或肿瘤研究背景 |
孙主任,(0538)6236359,blsun88@163.com |
| 49 |
免疫学研究所 |
教师 |
2 |
博士研究生 |
医学/生物背景 |
|
唐所长,(0538)8667680,tanghuazhang218@gmail.com |
| 50 |
免疫学研究所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医学/生物背景 |
具备免疫学大型仪器操作经验优先 |
| 51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基础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护理学 |
|
刘院长,(0538)6238112,hlxy@tsmc.edu.cn |
| 52 |
内科护理学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内科护理学 |
|
| 53 |
护理学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护理学 |
|
| 54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许院长,(0538)6229703,glxy@tsmc.edu.cn |
| 55 |
社会工作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社会学 |
|
| 56 |
行政管理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行政管理 |
|
| 57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专业 |
教师 |
2 |
硕士及以上 |
英语语言文学 |
|
武院长,(0538)6229723,wyx@tsmc.edu.cn |
| 58 |
旅游管理专业 |
教师 |
1 |
硕士及以上 |
旅游管理 |
|
| 59 |
化工学院 |
有机化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有机化学 |
|
曹院长,(0538)6236195,hxxy@tsmc.edu.cn |
| 60 |
无机化学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无机化学(材料合成方向) |
|
| 61 |
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 |
生殖医学教研室 |
教师 |
1 |
博士研究生 |
妇产科(生殖医学方向) |
高层次学科带头人 |
张院长,(0538)6235797,rkxy@tsmc.edu.cn |
| 64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教育技术部 |
实验 |
1 |
硕士研究生 |
教育技术 |
|
王主任,(0538)6229866,jyjs@tsmc.edu.cn |
| 说明:1、教师岗位按照“优先引进博士、紧缺岗位适当引进硕士”的原则进行。2、本科和硕士均为985或211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带编制引进;本科为985或211高校毕业、硕士非985或211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公开招聘以人事代理的方式引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