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5年招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师启事 |
内容 | 因事业发展需要,现拟面向国内外招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各学科教师。竭诚欢迎国内外各重点、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优秀人才应聘。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范围 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二、招聘专业与职位 专业:人文地理、城市规划、自然地理、遥感与GIS、建筑学、水利工程 职位:教授、副教授 三、招聘的基本条件 (一)应聘中山大学教师职位者,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爱护学生,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声誉。 (二)学历条件: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应届博士毕业生入职时须获得博士学位) (三)外语、计算机水平:要求有熟练的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和撰写论文及学术交流的英语能力,熟练掌握其它外语者亦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应用。通过规定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测试。 (四)年龄:应聘教授职位者年龄在50周岁以下,应聘副教授职位者年龄在40周岁以下,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校内人员应聘年龄可适当放宽)。 四、招聘的资历、业绩条件 (一)申请教授职务者,应担任副教授职务满5年及以上,原则上应具有连续半年以上的国(境)外研修经历,在填写申请表时,可选择“理论创新研究”或“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类别。 1、需提交任现职以来的5项以上(含5项)代表性学术成果,要求其中至少4项是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 代表性学术成果应为正式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的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学术著作或专利等形式的应用研究成果。一项代表性学术成果既可以是1篇论文、1部著作、1项专利、1个新品种(品系)、1项应用技术等,也可以是申请人若干个紧密相关的成果组合而形成的一项代表性学术成果。 对于每一项代表性学术成果,申请人要提交一份200至300字左右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声明。在这份声明中应该说明,在本学科领域的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该研究成果有何特殊地位,其贡献和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代表性学术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①、高水平学术论著 (1)ThomsonReutersJCR-SCI期刊分区表一区期刊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JCR-SCI期刊分区表二区期刊以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ESI高引用论文或热点论文。 (3)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其他学术论文。要求论文为SCI或EI收录,且引用频次较高,或已产生重要学术影响,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论文。 (4)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著作。要求引用频次较高,或在本学科领域认可度高(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材料),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学术著作。 (5)其他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术成果(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或说明材料)。 ②、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成果 (1)已开展成果应用并有较大影响的应用性科技成果。要求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的成果。 (2)获国家专利授权(或软件著作权)并已开展成果应用的科技成果。 (3)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决策研究成果。要求为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调查报告、咨询建议及内部参考等成果(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或说明材料)。 (4)其他在服务社会和成果应用方面有突出成效的成果(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或说明材料)。 说明:对选择“理论创新研究”类别的申请人,其代表性学术成果应以高水平学术论著为主;对选择“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类别的申请人,其代表性学术成果应以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成果为主。 2、主持一项及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前3名以内)参加2项及以上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3、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在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积极参与技术开发与应用、决策研究等学术传播工作,在专业领域及其他领域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原则上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项: ①最近三年内应邀在相关领域ESI前1%机构报告其研究成果1次以上; ②最近三年内有参加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作主题报告的经历; ③任现职以来曾任本学科重要期刊编委等学术职务; ④任现职以来曾在国际及国内重要学术机构任职; ⑤最近三年内有为国家和社会机构提供决策咨询的经历; ⑥作为首席指导者,指导学生参加国际或国家学科竞赛 获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⑦参与其他形式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和社会服务活动(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材料)。 4、具有在拟聘专业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能力与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承担两门以上拟聘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指导研究生。 (二)应聘副教授职务者,应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或具有讲师职务并任职2年以上,或博士后出站。在填写申请表时,可选择“理论创新研究”或“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类别。 1、需提交任现职以来的3项以上(含3项)代表性学术成果,要求其中至少2项是任现职以来且是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 代表性学术成果应为正式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的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学术著作或专利等形式的应用研究成果。一项代表性学术成果既可以是1篇论文、1部著作、1项专利、1个新品种(品系)、1项应用技术等,也可以是申请人若干个紧密相关的成果组合而形成的一项代表性学术成果。 对于每一项代表性学术成果,申请人要提交一份200至300字左右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声明。在这份声明中应该说明,在本学科领域的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该研究成果有何特殊地位,其贡献和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代表性学术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①、高水平学术论著 (1)ThomsonReutersJCR-SCI期刊分区表一区期刊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JCR-SCI期刊分区表二区期刊以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ESI高引用论文或热点论文。 (3)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其他学术论文。要求论文为SCI或 EI收录,且引用频次较高,或已产生重要学术影响,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论文。 (4)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著作。要求引用频次较高,或在本学科领域认可度高(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材料),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学术著作。 (5)其他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术成果(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或说明材料)。 ②、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成果 (1)已开展成果应用并有较大影响的应用性科技成果。要求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的成果。 (2)获国家专利授权(或软件著作权)并已开展成果应用的科技成果。 (3)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决策研究成果。要求为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调查报告、咨询建议及内部参考等成果(需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或说明材料)。 (4)其他在服务社会和成果应用方面有突出成效的成果(需 提供可查询的书面证明或说明材料)。 说明:对选择“理论创新研究”类别的申请人,其代表性学术成果应以高水平学术论著为主;对选择“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类别的申请人,其代表性学术成果应以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成果为主。 2、主持一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如果主持1项及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则优先考虑,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前3名以内)参加1项及以上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3、具有在拟聘专业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能力与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承担两门以上拟聘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指导研究生。 五.关于破格 申请教授职务者,校内人员按照《中山大学青年杰出人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专用办法(试行)》(中大人事〔2012〕26号)执行,校外人员按照中山大学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执行。 申请副教授职务者,原则上不予破格,但教学、科研业绩特别突出者,可由本专业领域有影响的两位专家推荐,经学校审核批准后予以破格申请。 六、应聘材料 (一)职位申请表 应聘者需提交中山大学教师职位申请表。(请从http://rsc.sysu.edu.cn/Soft/Teacher/engagement/201111/588.html下载)。 (二)其他材料 1.应聘教授职位者,请提交个人学术简历(附学历、学位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任现职以来的5项及以上代表性学术成果,(要求其中至少4项是任现职以来且是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拟送审的代表性学术成果3项(一式三份)和三位同行专家的推荐函; 2.应聘副教授职位者,请提交个人学术简历(附学历、学位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任现职以来的3项及以上代表性学术成果,(要求其中至少2项是任现职以来且是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拟送审的代表性学术成果3项(一式三份)和三位同行专家的推荐函; 七、时间安排与招聘程序 (一)招聘时间: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交或寄至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3月15日 (二)按中山大学教师职务聘任规程有关规定聘任。 八、聘后管理 按中山大学教师聘任规程有关规定聘任相应职位。学校按相关规定提供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 九、其他 有关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及聘后管理的规定,如遇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规定、政策发生调整,按新规定、政策执行。 联系方式: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联系人:游燕 邮政编码:510275 联系电话:020-84112834 e-mail:dlrs@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