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0年云南基层政法定向招录考试《文化综合》地理—中国地理(第八节) |
内容 | 第八节 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祁连山一阿尔金山一昆仑山一线以北的地区。基本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0%。 该区最主要的特点是: 1.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形区。2 .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较大。 3.从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4.本区以畜牧业为主,有内蒙古的草原牧场、新疆的山地牧场。 5.灌溉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引河水灌溉的有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还有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绿洲农业。 6.本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防治不断发展的荒漠化,成为该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地防治荒漠化,必须对荒漠化的产生原因和其危害有所了解。 1.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即全球气候变化,地处内陆的我国西北地区,本来气候就比较干旱,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无疑对这个地区本来存在的荒漠化扩展的问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二,人类活动的影响。回顾人类的历史时期,在经过比较充分研究的5000~6000年间,气温的波动远远大于目前的半个多世纪的气温变化。而我国西北的荒漠化却从来没有严重到今天这种程度。秦汉以前和秦汉时期,河西走廊、新疆南北的盆地边缘地区,都曾经是林木草地繁茂,村落相望的沃野或者绿洲成串的区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然基础,才有“丝绸之路”的千年繁华。 从距今一千多年前开始,西北荒漠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从人类活动影响方面看,至少有下述几个大的问题。 (1)破坏极其珍贵的森林。在西北山麓和绿洲地区的森林,是最珍贵的环境资源,一旦破坏,恢复极难,而随之而来的则是水土流失,风沙肆虐。 (2)过度放牧。西北地区的草场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但是草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过度放牧的结果,就是草原沙化。 (3)不适宜地开垦。我国西北的草原地区,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任意开垦荒地,是造成土地沙化,是荒漠化发展的重要人为原因。 (4)人类大量捕杀有益的动物,导致鼠害猖獗,使草场资源遭受破坏。狐狸、黄鼠狼等珍贵的皮毛兽被大量捕杀,使得鼠类的天敌减少,鼠害严重破坏草场资源。 (5)人类的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对草场的破坏也极其严重。如,淘金热,挖掘甘草,搂发菜等;都对草场资源造成非常厉害的毁坏,干旱季节一来,沙漠就随之扩大。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