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 教学设计(1) |
内容 |
【评价目标】 1.识记教学设计及其分类,教学目标及其分类,教学媒体的类型。 2.理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术语,教学设计的内容及要求,不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结构和各自的优缺点。 3.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地陈述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任务。 4.以实例分析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 一、教学设计及其类型 (一)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进行的设计。 教学设计可以由教学设计专业工作者或教学专家来进行,也可由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来承担。教学设计可以由任课的教师,针对一个班级就某一内容的教学进行设计和准备,也可由各专业教研组就某门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然后由某位教师执行。学校教务部门也可以对教师和教研组进行的教学设计进行协调、评估和干预,以间接地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课程的目的、任务而制定的各种教学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依据本学科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本学科在造就各种人才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依据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需要,以纲领的形式规定各科所需要传递的知识、技能、策略,以及态度与品德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还要依据学习规律,规定出教学的基本要求与进度。 (3)编选教材 教材即教科书或课本,也包括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等。教材是直接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在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时,首先要制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要充分反映学习规律,以利各种人才的迅速造就;再次要妥善处理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与学习规律的要求,以利提高教学成效;最后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4)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教学成效的考核,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状态,并对今后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2.微观设计 微观的教学设计是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近期规划问题。这是针对一个课题或单元进行的,主要包括六个步骤: ①确定教学目标,即确定教学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状态; ②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③制定教学程序计划,包括安排教学过程、内容,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及传递经验的媒体; ④进行教学活动,即执行教学程序计划; ⑤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以确切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⑥对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评价,对教学是否需要继续作出判断。 六个步骤在教学的动态结构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连续步骤。其中确定教学目标与了解学生已有准备状态是制定教学程序计划的前提;教学程序计划是改变学生原有状态,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划;教学活动是教学程序计划的执行过程,即实际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考核与评定是对教学活动成效的客观鉴定,是对教学活动计划是否完成及是否需要修改的检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