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要第3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
内容 | 3.1 学习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了解幼儿感知觉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幼儿感知觉发展中的主要特征; 4.了解幼儿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5.掌握幼儿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3.2 核心内容纲要 一、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2.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2)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 (3)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3.幼儿感知觉发展中的主要特征 (1)视觉 ①视敏度: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②颜色视觉: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③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受遗传和环境影响; ④色盲:颜色视觉异常。 (2)听觉 ①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特点;与成人交往;对智力、个性发展也有影响; ②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③言语听觉: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④听力的保护和培养:注意避免噪音污染;通过语言训练来训练听力。 (3)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①视触觉的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 ②动觉: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4)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5)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 (3)个体经验对感受性的影响 提高感知的效果,不仅有赖于当前的刺激,同时,也有赖于个体已有的感知经验。 (4)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受性 2.知觉特性与幼儿活动 (1)知觉的选择性与幼儿活动 (2)知觉的整体性与幼儿活动 (3)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4)知觉的恒常性与幼儿活动 (5)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与幼儿活动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1)幼儿观察的发展 (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保护幼儿的感官 三、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1.适应现象 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问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2.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以下因素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