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6.1 学习目标 1.掌握想像的概念; 2.理解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把握幼儿想像的主要特征; 4.了解并处理好幼儿想像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6.2 核心内容纲要 一、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想像的概念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2.想像的种类 (1)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2)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二、幼儿想像发展的主要特征 1.无意想像为主,有意想像开始发展 (1)无意想像的特点 ①无预定目的; ②主题不稳定; ③内容零散、无系统; ④以过程为满足; ⑤受情绪和兴趣影响。 (2)有意想像的萌芽和发展 ①开始有目的、有主题; ②主题逐渐稳定; ③为了实现主题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2.再造想像为主,创造想像开始发展 (1)幼儿再造想像的发展 幼儿再造想像的特点: ①幼儿的再造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②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2)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 ①最初是无意的自由联想; ②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 ③发展的表现。 3.想像有时和现实混淆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三、幼儿的想像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想像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在幼儿想像发展中,常常把自己想像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因此,成人应在实际生活中耐心指导幼儿、帮助幼儿分清什么是假想的,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像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像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