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中,护理诊断制定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诊断排序、排序原则及注意事项。 制定计划(planning)是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护理计划作为一种护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其指导下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有组织地进行。 护理诊断排序 当病人出现多个护理诊断时需要对这些护理诊断(包括合作性问题)进行排序,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以便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安排工作。 (1)排序方法 1首优问题是指会威胁病人生命,需要立即行动去解决的问题。如昏迷病人的“清理呼吸道无效”。 2中优问题是指虽不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但也能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或情绪上变化的问题。如“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活动无耐力”等。 3次优问题是指与此次发病关系不大,不属于此次发病的反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不重要,而是指在安排护理工作时可以稍后考虑。 (2)排序原则: ①危及病人生命的问题排在首位。 ②按照Maslow需要层次论排序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再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可适当调整。 ③排序时应考虑病人的需求病人对自己的需求,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最具发言权的。因此在与治疗、护理方案不冲突的情况下,病人主观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可以优先考虑。 ④潜在并发症,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决定其序次。 (3)排序注意事项: ①排序时应征求病人的意见。 ②决定诊断的先后顺序时,应分析护理诊断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护理诊断的排序,并不意味着只有前一个护理诊断完全解决之后,才能开始解决下一个护理诊断。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可以同时解决几个问题,但护理重点及主要精力还是应放在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上。 ④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情及病人反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