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重症加强治 疗病房的建设与 管理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建设与 管理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
了解 |
二、重症医学相 关伦理学问题 |
1.医患关系与沟通 |
医患关系与沟通 |
了解 |
2.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
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
3.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 督 |
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
三、重症医学的 职业规范 |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 |
(1)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 |
了解 |
(2)共享仪器与设备 |
(3)规范化操作 |
(4)评价最近的重症治疗策略以及建议 |
(5)改善重症患者的管理 |
(6)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流程 |
(7)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四、急性冠脉综 合征及心肌梗死 |
1.急性冠脉综合征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治疗方法 |
2.心肌梗死 |
(1)诊断和鉴别诊断 |
(2)并发症 |
(3)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
(4)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原则 |
五、心律失常 |
1.窦房结性心律失常 |
(1)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 |
掌握 |
(2)治疗 |
2.心房性心律失常 |
(1)房性过早搏动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 现、治疗 |
掌握 |
(2)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临床表现、心 电图表现、治疗 |
3.室上性心动过速 |
(1)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心电图 表现 |
掌握 |
(2)治疗 |
4.室性心律失常 |
(1)室性过早搏动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 现、治疗 |
掌握 |
(2)室速、室颤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 |
、治疗 |
5.心脏传导阻滞 |
(1)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 现 |
掌握 |
(2)治疗 |
6.预激综合征 |
(1)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 |
掌握 |
(2)治疗 |
7.抗心律失常药物 |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
掌握 |
(2)药物作用特点 |
8.人工心脏起搏 |
(1)适应证 |
熟悉 |
(2)并发症 |
了解 |
9.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 |
(1)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2)并发症 |
熟悉 |
10.心导管消融治疗及冠状动 |
(1)适应证和禁忌证 |
了解 |
|
|
|
|
五、心律失常 |
脉介入治疗 |
(2)并发症 |
了解 |
六、心肺脑复苏 |
1.心肺脑复苏研究对象、发 展简史及定义 |
掌握 |
|
2.心跳骤停的原因及类型 |
|
3.心跳骤停的诊断方法 |
|
4.基础生命支持(BIS)、高级 生命支持(ALS)的原理和方法 |
|
5.长期生命支持(DLS)的主要 环节和治疗方法 |
|
6.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治疗措 施 |
|
7.复苏后综合征的诊断与处 理 |
|
8.缺氧性脑病诊断与处理、 脑死亡的诊断 |
|
9.特殊情况复苏 |
|
七、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治疗方法 |
八、高血压危象 |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与治疗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治疗方法 |
九、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1)概念和诊断标准 |
掌握 |
(2)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3)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
(4)临床表现 |
(5)治疗进展(病因、呼吸支持治疗) |
(6)预后和病死危险因素 |
熟悉 |
十、急性肺损伤 与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ALI/ARDS) |
1.ALI/ARDS的概念与流行病 学 |
掌握 |
|
2.ALI/ARDS病理生理与发病 机制 |
|
3.ALI/ARDS的临床特征与诊 断 |
|
4.ALI/ARDS的治疗 |
(1)原发病治疗 |
(2)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 |
、有创机械通气、液体通气、体外膜氧合 技术) |
(3)ALI/ARDS药物治疗 |
1)液体管理 |
2)糖皮质激素 |
3)一氧化氮(NO)吸入 |
5.预后和病死危险因素 |
|
十一、肺动脉高 压 |
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1)诊断和鉴别诊断 |
熟悉 |
(2)辅助检查 |
(3)治疗 |
2.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
(1)诊断和鉴别诊断 |
掌握 |
(2)辅助检查 |
(3)治疗 |
十二、重症哮喘 |
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3)并发症 |
(4)处理及机械通气治疗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重症加强治 疗病房的建设与 管理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建设与 管理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
了解 |
二、重症医学相 关伦理学问题 |
1.医患关系与沟通 |
医患关系与沟通 |
了解 |
2.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
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
3.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 督 |
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
三、重症医学的 职业规范 |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 |
(1)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 |
了解 |
(2)共享仪器与设备 |
(3)规范化操作 |
(4)评价最近的重症治疗策略以及建议 |
(5)改善重症患者的管理 |
(6)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流程 |
(7)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四、急性冠脉综 合征及心肌梗死 |
1.急性冠脉综合征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治疗方法 |
2.心肌梗死 |
(1)诊断和鉴别诊断 |
(2)并发症 |
(3)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
(4)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原则 |
五、心律失常 |
1.窦房结性心律失常 |
(1)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 |
掌握 |
(2)治疗 |
2.心房性心律失常 |
(1)房性过早搏动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 现、治疗 |
掌握 |
(2)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临床表现、心 电图表现、治疗 |
3.室上性心动过速 |
(1)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心电图 表现 |
掌握 |
(2)治疗 |
4.室性心律失常 |
(1)室性过早搏动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 现、治疗 |
掌握 |
(2)室速、室颤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 |
、治疗 |
5.心脏传导阻滞 |
(1)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 现 |
掌握 |
(2)治疗 |
6.预激综合征 |
(1)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 |
掌握 |
(2)治疗 |
7.抗心律失常药物 |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
掌握 |
(2)药物作用特点 |
8.人工心脏起搏 |
(1)适应证 |
熟悉 |
(2)并发症 |
了解 |
9.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 |
(1)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2)并发症 |
熟悉 |
10.心导管消融治疗及冠状动 |
(1)适应证和禁忌证 |
了解 |
|
|
|
|
五、心律失常 |
脉介入治疗 |
(2)并发症 |
了解 |
六、心肺脑复苏 |
1.心肺脑复苏研究对象、发 展简史及定义 |
掌握 |
|
2.心跳骤停的原因及类型 |
|
3.心跳骤停的诊断方法 |
|
4.基础生命支持(BIS)、高级 生命支持(ALS)的原理和方法 |
|
5.长期生命支持(DLS)的主要 环节和治疗方法 |
|
6.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治疗措 施 |
|
7.复苏后综合征的诊断与处 理 |
|
8.缺氧性脑病诊断与处理、 脑死亡的诊断 |
|
9.特殊情况复苏 |
|
七、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治疗方法 |
八、高血压危象 |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与治疗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治疗方法 |
九、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1)概念和诊断标准 |
掌握 |
(2)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3)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
(4)临床表现 |
(5)治疗进展(病因、呼吸支持治疗) |
(6)预后和病死危险因素 |
熟悉 |
十、急性肺损伤 与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ALI/ARDS) |
1.ALI/ARDS的概念与流行病 学 |
掌握 |
|
2.ALI/ARDS病理生理与发病 机制 |
|
3.ALI/ARDS的临床特征与诊 断 |
|
4.ALI/ARDS的治疗 |
(1)原发病治疗 |
(2)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 |
、有创机械通气、液体通气、体外膜氧合 技术) |
(3)ALI/ARDS药物治疗 |
1)液体管理 |
2)糖皮质激素 |
3)一氧化氮(NO)吸入 |
5.预后和病死危险因素 |
|
十一、肺动脉高 压 |
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1)诊断和鉴别诊断 |
熟悉 |
(2)辅助检查 |
(3)治疗 |
2.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
(1)诊断和鉴别诊断 |
掌握 |
(2)辅助检查 |
(3)治疗 |
十二、重症哮喘 |
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
(1)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3)并发症 |
(4)处理及机械通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