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4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第六章清热药清热燥湿药-黄芩
内容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人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肝胆。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湿热。兼入血分,能凉血而止血,清热而安胎。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人丸散。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较强,湿热、热毒诸证宜用。炒黄芩苦寒之性略减,胎热胎动不安宜用。酒炒黄芩能上行,清上焦热宜用。炒炭凉血止血力较强,血热出血宜用。传统认为,条芩善清大肠火,枯芩善清肺火。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理】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细胞免疫、抗过敏、降血脂、护肝、利胆、利尿、镇静、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及抗肿瘤等作用。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