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健康教育: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免疫功能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弱,血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常易引发感染,尤以婴幼儿感染常见。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一)病因 化脓性脑膜炎常见致病菌与患儿年龄关系密切。 新生儿及<2个月: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个月~儿童期:以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等处的化脓性感染,新生儿常见脐部。 致病菌由感染灶入血,经血液循环波及脑膜,引起脑膜和脑组织的炎性改变。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 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 2.血象 3.其他血培养、皮肤瘀斑涂片找菌阳性及头颅CT等。 (四)治疗原则 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及支持疗法,主要采取抗生素进行病原学治疗。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教育 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情况,介绍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及信任。预防化脓性脑膜炎,首先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对恢复期的患儿,应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减少或减轻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