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庆科技学院2010/2011学年招聘简章 | ||||||||||||||||||||||||||||||||||||||||||||||||||||||||||||||||||||||||||||||||||||||||||||||||||||||||||||||||||||||||||||||||||||||||||||||||||||||||||||||||||||||||||||||||||||||||||||||||||||||||||||||||||||||||||||||||
内容 | 一、学校概况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两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高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于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学院以工为主,冶金、石油、机电为特色,工、理、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朝气蓬勃、蕴藏着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 学校占地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4亿元。位于重庆大学城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2000多平方米,藏书90万余册,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4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达400余人,博士130人、硕士585人,在读硕士、博士80余人,有市级学术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16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4人。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90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现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等13个二级学院(部),并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自考办公室。开设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等33个本科专业和一批专科专业。 学校坚持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和“立足重庆、背靠行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尽早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 重庆科技学院诚邀你的加盟! 二、院系及专业设置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现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等4个本科专业和钻井技术、油气开采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等3个专科专业。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现有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4个专科专业。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和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等5个专科专业。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本科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3个专科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和商检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等5个专科专业。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开设有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3个专科专业。 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开设有安全工程1个本科专业和安全技术管理1个专科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和物业管理、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等3个专科专业。 法政与经贸学院 法政与经贸学院开设有社会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个本科专业和投资与理财1个专科专业。 数理学院 数理学院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2个本科专业。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开设有英语(商务方向)1个本科专业。 人文艺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开设有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等2个本科专业和室内设计技术、装潢艺术设计、文秘等3个专科专业。 体育部 三、招聘原则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德才兼备、面向全社会的原则进行招聘。 四、招聘对象 凡符合招聘条件的社会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但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机关调查尚未做出调查结论的人员不能应聘。 五、招聘计划、岗位及要求 2010—2011学年进人计划表(截止到2011年4月29日剩余指标)
六、招聘程序 1.应聘人员向组织人事部提交应聘材料 2.组织人事部将初选合格应聘人员资料送有关学院(部) 3.学院(部)对应聘人员进行学术水平评估后,通知有关人员面试 4.现场考核。方式为:试讲、回答问题等 5.组织人事部通知考核合格应聘人员体检 6.组织人事部负责组织对应聘人员进行政审考核,向学校提出引进建议 7.组织人事部对考核和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验证,与应聘人员签订协议 七、2010/2011学年高层次引进人才优惠待遇 (一)引进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条件从优,特别商定。 (二)引进“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1.基本待遇 (1)在学校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200平方米以内教职工住房一套; (2)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可提供科研启动费30-50万元人民币; (3)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室和办公设备设施。 2.其他待遇 (1)不随调配偶的待遇 ①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20-30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30-50万元人民币; ②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12-15万元人民币。 (2)配偶符合我校随调条件的待遇 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0-1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5-30万元人民币。 (三)引进三级教授,同时具有博士学位 1.基本待遇 (1)在学校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160平方米教职工住房一套; (2)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可提供科研启动费6-10万元人民币; (3)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2.其他待遇 (1)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0-1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5-20万元人民币; (2)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6-10万元人民币。 (四)引进教授或博士 1.基本待遇 (1)在学校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75平方米以上教职工住房一套; (2)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可提供科研启动费2-4万元人民币; (3)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2.其他待遇 (1)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5-8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8-10万元人民币; (2)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5-7万元人民币。 (五)引进夫妇双方均是博士 1.在学校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90平方米以上教职工住房一套,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8-1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5-20万元人民币; 2.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8-10万元人民币; 3.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可分别提供科研启动费2-4万元人民币; 4.分别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六)引进重点建设学科、基础学科急需的其他专业人才条件从优,特别商定。 (七)本优惠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优惠办法同时作废。 八、其他说明 1.应聘人员用电子邮件提交的材料其文件名应包含专业和应聘岗位,否则资料恕不接收; 2.所有应聘人员请按照我校2010/2011学年进人计划的剩余指标提交资料,不符合剩余指标的资料恕不接收; 3.我校对2010/2011学年新进博士以下学历或副高及以下职称人员原则上实行为期三年的人事代理,三年后考核合格可转为正式编制,三年后考核不合格将解除聘用合同;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