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 平台名称 |
研究方向 |
| 1重要经济作物生物学共用技术创新平台(PI10) |
1-1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 |
| 1-2作物高通量遗传转化 |
| 1-3多倍体作物基因定点敲除 |
| 1-4作物抗性机制 |
| 1-5高通量蛋白质组学 |
| 1-6脂质组与代谢组学 |
| 1-7生物信息学 |
| 1-8非孟德尔遗传与杂交育种新技术 |
| 1-9分子植物生理学新技术 |
| 1-10农作物共生固氮与联合固氮研究 |
| 2大豆创新平台(PI10) |
2-1大豆品质生物学与育种栽培 |
| 2-2大豆产量生物学与育种栽培 |
| 2-3大豆抗病虫生物学与育种栽培 |
| 2-4大豆营养高效、固氮、耐逆生物学与育种栽培 |
| 2-5大豆间套作群体生物学与育种栽培 |
| 2-6 大豆育性生物学与杂种优势利用 |
| 2-7大豆遗传资源生物学与种质创新 |
| 2-8大豆育种理论、方法与分子设计育种 |
| 2-9大豆应用基因组学 |
| 2-10大豆转基因生物学与育种应用 |
| 3油菜创新平台(PI10) |
3-1油菜基因组与多倍体进化 |
| 3-2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和分子解析 |
| 3-3油菜品质性状遗传改良 |
| 3-4油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利用途径 |
| 3-5油菜与有害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 |
| 3-6油菜抗非生物逆境的生物学基础 |
| 3-7油菜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 |
| 3-8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
| 3-9油菜分子设计育种 |
| 3-10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的理论与调控技术 |
| 4棉花创新平台(PI10) |
4-1棉花种质创新 |
| 4-2棉纤维发育分子生物学 |
| 4-3棉花产量形成和调控生物学基础 |
| 4-4棉花多倍体形成基因组学 |
| 4-5棉花抗黄萎病等生物胁迫生物学 |
| 4-6棉花抗旱碱等非生物胁迫生物学 |
| 4-7棉花杂种优势生物学 |
| 4-8棉花综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 |
| 4-9棉花分子育种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
| 4-10棉花栽培工程技术集成创新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