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3年曲靖市招聘教师初中教育岗位(物理)考试大纲
内容
    2013年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
    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
    物 理(初中教育岗位)
    一、考试性质
    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因此,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 (1) 习题分析; (2)简答题;  (3)教学设计题。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1.质点运动学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方程。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
    2.牛顿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质量和力。
    3.功和能
    恒力的功、变力的功。功率。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4.冲量和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碰撞。
    5.刚体的运动
    刚体。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角动量(动量矩)、角动量守恒定律。
    6.振动与波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简谐振动的能量转换。波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方程。
    7.气体分子运动论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能均分定理、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增量及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的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
    8.静电场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线。电通量。真空中的高斯定理。电场力。静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流定理。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及其计算。等势面。电容器的电容、简单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9.恒定电流和电路
    恒定电流、直流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动势、非静电力。
    10.稳恒磁场
    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毕—萨定律。 安培环路定理。 安培定律。 洛伦兹力。
    11.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动生电动势。
    12.几何光学基本理论。
    12.光的干涉 。
    杨氏双缝干涉。
    14.光的衍射
    单缝衍射。
    15.光的偏振
    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
    16.原子发光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 。
    教法技能(物理教学)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和科学内容: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
    4.明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制定教学和学习计划,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5.物理教学的基本功和必备的能力:组织教材的基本功、设计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学评价命题的能力、参与物理教学研究的能力。
    制定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期、单元、章节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学生成绩考核,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学案、说课案,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改进、调整教学。
    四、考试要求
    专业知识
    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知识要求:
    1.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2.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教法技能(物理教学)
    1.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2.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3.基本掌握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5.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和《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和说课案。
    6.依据《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五、题型示例
    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静电场中电力线为均匀平行直线的区域内,则有                        (     )
    A. E(电场)相同,U(电位)不同             B. E不同,U相同    
    C. E不同,U不同                             D. E相同,U相同
    2.一弹簧原长L0=0.5米,倔强系数为k 。弹簧上端吊在天花板上,下端吊一盘时,长度变为L1=0.6米,然后在盘中放一物体,使弹簧长度变为L2=0.8米,则放物后弹簧伸长过程中,弹性力所做的功为             (     )
       
    3.气体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活塞对空气做了4×105J的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2.5×105J,则空气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是        (     )
    A.2.5×105J                      B.1.5×105J        
    C.4×105J                        D.6.5×105J  
    二、填空题
    1. 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分别受F1及F2两个推力作用。F1=12N,F2=5N,木块仍处于静止,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             ,方向           。
    
    2.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经过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轨道半径是          
    3. 一列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1和P3间的距离为80cm,则波长为             ,P1的振动传到P2所须的时间为             。
    三、解答
    1. 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一辆质量m=104kg的卡车从速度v1=5m/s均匀增加到v2=15m/s, 经过的时间t=50s, 如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k倍(k=0.05, 取g=10m/s2, 求:
    (1)发动机的平均功率; (2)在这段运行过程的时间中点发动机的瞬时功率。
    2. 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距为d=1m ,一端跨接一个电阻。匀强磁场B=0.5T,方向垂直于平行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一根金属棒与导轨成角放置,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当金属棒沿垂直于棒的方向以恒定速度v=4m/s在金属导轨上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多少?
    
    教法技能(物理教学)
    1.实验分析题
    某同学进行了萘的熔化规律探究实验,其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0C)
    

    20
    

    35
    

    45
    

    55
    

    65
    

    75
    

    80
    

    80
    

    80
    

    85
    

    95
    

    105
    

    (1)画出萘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
    (2)从萘的熔化图象可知萘是一种                       (晶体、非晶体),其根据是                   ,它的凝固点是           ,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简答题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环节,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就《光的色彩 颜色》一节新课设计引入方案。
    案例: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
    教师: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些精彩片段。
    教师:我们又一次欣赏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壮美场面,令人震撼,是什么震撼了你?
    学生:场面宏大令人震撼、流光溢彩令人震撼、震耳欲聋的声音令人震撼等。
    教师:五彩斑斓的光影给我们带来如梦幻般的视觉享受,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这些光是五彩缤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探索《光的色彩  颜色》。
    请根据案例设计另外引入方案:
    3.教学设计题
    根据新课程理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检验途径→方案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数据→评估交流。
    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
    (2)实验器材;
    (3)提出问题(两点以上);
    (4)猜想假设(两种以上假设);
    (5)设计实验验证(要求画出电路图);
    (6)得出结论。
    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 ~ 九年级)。
    3.现行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
    4.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专科)相关教材。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