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2013年曲靖市招聘教师高中教育岗位(化学)考试大纲 | ||||||||||||||||||||||||||||||||||||
| 内容 | 2013年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 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 化 学(高中教育岗位) 一、考试性质 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因此,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共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推导题、计算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述题、教学设计题。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以现行大学师范类化学教育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学化学教学法》为依据,综合高中知识,突出大学本科师范类化学教育专业上述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以高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确定考试内容。 无机化学部分 1.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化学有关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等;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及计算;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条件; (4)分压定律及有关概念。 2.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意义; (2)多重平衡规则; (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3.电离平衡 (1)酸碱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 (2)PH的意义及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4)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及计算; (5)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溶度积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沉淀溶解平衡有关计算。 4.化学反应速度 (1)化学反应速度及表示方法; (2)两种反应速度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及应用。 5.化学热力学初步 (1)状态函数U、H、S、G、△U、△S、△H、△G、△fHo、△fGo和So的概念、意义和性质;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及计算;用△fHo、△fGo和So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Ho、△So和△Go(△G); (3)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及意义,△G与△H和△S的关系,并会用于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4)吉一赫公式的计算和应用, 反应自发进行最低温度的计算; (5)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用途,公式:△Go=–TRlnK 的应用。 6.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取值和相互关系; (3)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相反,由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特征电子构型(即价电子构型)、元素名称和高氧化态及低氧化态化合物化学式; (4)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 7.分子结构 (1)化学键参数有关基本概念和分子的性质(极性、磁性); (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及其区别; (3)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 (4)分子间力和氢键; (5)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特点。 8.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有关基本概念和方程式配平(包括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理解电极电势(φ0)的意义,用φ0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剂; (3)用φ0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程度(公式 );(4)标准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5)能斯特方程及应用。 9.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有关基本概念; (2)配合物的命名; (3)用杂化轨道理论讨论常见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4)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及应用。 10.元素部分 (1)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 (2)金属通性,掌握元素之最(例如:最轻的气体、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比重最大的金属,硬度最大的金属……); (3)常见元素氯、溴、碘、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缺电子原子”、“等电子原子”、“缺电子化合物”、“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大兀键”、“桥键”等基本概念及实例; (5)常见无机物的结构、性质,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有机化学部分 1.烷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原则;理解б键的定义及特点;了解烷烃构型、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掌握卤代反应—游离基反应的基本历程;理解烷的氧化、裂解反应。 2.烯烃:熟练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法、Z/E、顺/反命名法;理解sp2杂化及п键定义、特点;认识加成反应特点,理解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掌握马氏规则及过氧化物效应;掌握烯烃的鉴别方法;掌握烯烃的制备方法;了解烯烃的几个重要反应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3.炔烃 二烯烃:掌握炔烃、二烯烃的命名方法,sp杂化特点;掌握炔烃的性质(加成、聚合、氧化);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重要性质;掌握炔烃的鉴别方法;理解共轭效应定义及特点。 4.脂环烃:熟练掌握脂环烃命名方法;掌握环烷烃的结构特点;掌握环烷烃性质特别是小环烷烃的性质。 5.芳烃:熟练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理解苯环结构、特征;掌握苯及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掌握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定位规则、定位规则的应用;掌握芳烃的鉴别方法。 6.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了解联苯的命名及性质;掌握稠环芳烃的命名、结构及性质;理解非苯芳烃的概念及休克尔规则。 7.立体化学:掌握立体异构、光学异构、对称因素、手性碳、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比旋光度等基本概念;掌握Fischer投影式书写方法、D、L命名法和R、S命名法。 8.卤代烃:熟练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结构与性质间关系;掌握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历程; 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认识几种常见卤代烷、卤代烯烃、卤代芳烃、多卤代烃的性质及用途。 9.醇和醚:掌握醇、醚的命名、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掌握醇、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熟悉主要的醇、醚的制备方法。 10.酚和醌:掌握酚的结构、命名及制法;掌握酚的化学性质及酚的鉴别方法。 11.醛和酮:掌握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结构差异及在加成反应方面的异同;熟练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重点是亲核加成反应,理解其反应历程;掌握醛、酮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如氧化还原反应及歧化反应;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 12.羧酸及其衍生物:掌握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法及常见羧酸的俗名;熟练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性质的影响;了解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掌握羟基酸命名及性质;熟练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熟练掌握丙二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13.硝基化合物和胺:了解硝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结构;掌握胺的性质及碱性强弱顺序;了解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重要的胺;掌握重氮盐的反应和偶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4.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掌握重氮化反应;掌握重氮盐性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15.杂环化合物: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掌握五员杂环化合物的性质;掌握六员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②课程目标。③内容标准。④实施建议。 3.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化学贴近生活、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化学教学基本功:组织教材的基本功;设计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组织教学的基本功;化学教学评价命题的基本功;参与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功。 5.制定化学教学中的学年(期)、单元、章节、课时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学生成绩考核;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学案、说课案。
4.用化学方程式写出两种消除Hg2+ 污染的方法。 5.用化学方程式写出两种制备卤素单质的方法。 6.实验室常用的铬酸洗液是怎么配制的?若失效有什么现象? 四、计算题 1.已知△rG0(ICl,g)=–5.5kJ·dm-3及 S0 m/J·mol-1 ·K-1: I2(s) Cl2(g) ICl(g) 116.8 223.0 247.3 求:⑴298K时,反应I2(s)+Cl2(g)=2ICl (g)的平衡常数Kp。 ⑵△?H0 m(ICl,g)(298K) 2.某溶液中含有0.10mol·L-1FeCl2和0.10mol·L-1CuCl2,通H2S于该溶液中是否会生成FeS沉淀?(已知:KspFeS=3.7×10-19;KspCuS=8.5×10-45) 3.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完成的程度。 (1)Ag+Fe3+ Ag++Fe2+(2)Cr2++Fe3+ Gr3++Fe2+(已知:φ0Fe3+/Fe2+=0.770V,φ0Ag+/Ag=0.7996V, φ0Cr3+/Cr2+=-0.41V) 4.已知:Ag++e Ag φ0=0.7996VAgBr+e- Ag+Br- φ0=0.0713VAgI+e- Ag+I- φ0=0.0713V求:AgBr、AgI在298K时溶度积常数Ksp。 5.计算说明200cm3 1.0mol·dm-3的氨水可溶解AgCl多少克? 已知:KspAgCl=1.6×10-10,K稳定[Ag(NH3)2]+=2.0×103 解:依题意有反应:AgCl+2NH3 [Ag(NH3)2]+Cl-,先求K再求溶解克数。C(起始) 1.0 0 0 [平衡] 1.0—2x x x K = ![]() 故 K = K稳·Ksp = 解 ![]() ∴可溶解AgCl的克数为: ![]() 有机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饱和NaHSO3水溶液加成的是( ) A.异丙醇 B.苯乙酮 C. 乙醛 D.环己酮 2.将CH3CH=CHCHO氧化成CH3CH=CHCOOH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较好?( ) A.酸性KMnO4 B.K2Cr2O7 + H2SO4 C.托伦斯试剂 D.HNO3 二、填空 1.烯烃的加成反应为亲 加成,羰基的加成反应为亲 加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 1.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甲苯、甲基环己烷、乙醛、乙酸。
2.以丙烯为原料(其它试剂任选)合成丙醇。 四、推导题 1. A、B、C卤代烃分子式均为C8H9Cl,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三种异构体A、B、C分别与 AgNO3/C2H5OH作用,C在室温下迅速作用,出现混浊,A在加热时出现混浊,B在各种条件下均不反应,此外A、B、C在酸性KMnO4溶液中均被氧化为一元羧酸,试给出A、B、C的结构式。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