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团队负责人第二批招聘指南 |
内容 |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牵头,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庆市国土与房屋管理局等单位于2012年7月协同组建。为更好地推进“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工作,规范人员聘任及管理,根据《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和管理办法-中石大京校【2012】56号》,现面向国内外招聘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研究团队负责人(PI)。 一、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为“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团队负责人(PI),第二批PI岗位招聘数量为5名左右。 根据“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中心设置非常规油气勘探平台、非常规油气开发平台、非常规油气工程技术平台,每个平台按照研究方向设“PI (团队负责人)”岗位10个左右,PI岗位分为“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两类。团队研究方向须符合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研究需要,参照建设方案(见附表1)或由PI自主申报,待中心主任委员会讨论后最终确定。 二、招聘范围 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本次主要针对协同体外部单位人员(面对协同体内部的招聘另行通知),能够全职到学校工作优先。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相关基础学科和掌握相关方向重大关键技术的科技人员参与竞聘。 三、岗位职责和考核 研究团队为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体,PI是研究团队第一负责人,组织领导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工作。PI岗位职责和团队考核重点为学术创新、研究成果及转化和对团队建设的贡献,主要内容包括,团队与协同单位合作、团队人员的引进及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承担(完成)的高级别科研项目、项目经费的获取及执行、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出、科技成果转化、获得高级别奖励及团队研究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情况。 四、岗位待遇 PI将配置办公和研究条件,享受绩效奖励、专用博士生指标和专项研究经费等待遇。 PI薪酬由基本薪酬和绩效奖励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薪酬由PI所在原单位发放,绩效奖励根据PI在中心工作的业绩发放。 对聘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引进工作规定》(中石大京人【2011】34号)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岗位制度实施办法》(中石大京人【2011】33号)执行。 中心根据对团队的年度考核情况向各团队发放绩效奖励,各团队根据个人考核情况自行确定绩效奖励办法,报中心备案审核后,向研究人员发放绩效奖励。 中心设立协同创新突出贡献奖,对有重大贡献的人员和团队给予特殊奖励。 五、招聘条件 PI(团队负责人)的招聘条件为: (1)从事非常规油气科学研究,具有良好的非常规油气科研基础和业绩,曾完成或正在承担非常规油气科学研究项目。 (2)具有先进明确的科研方向,能够把握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和带领研究团队开展非常规领域的创新研究。 (3)具有和协同体合作的基础。 (4)具有正高级职称,海外高层次人才、具有国家级称号或二级教授资格人员优先。 (5)跨学科领域的专家申报可不受“具有非常规油气研究基础”的限制。 六、人员管理 PI身份隶属关系不变,人事关系和档案由原单位保留和管理,原单位保留其编制类别和所聘岗位。 中心聘任的高等级岗位人员为外籍或人事关系不在国内的留学回国人员时,一般先由协同单位按海外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引进,再聘任为中心人员。 七、申报与聘用程序 招聘工作遵从“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绩效奖励、灵活退出”的原则。PI由协同中心主任委员会负责组织聘任,实行合同制管理,聘期一般为4年。 招聘工作分三阶段: 2014年12月3日-18日,公布指南,接受申报 2014年12月19日-2014年12月26日,组织评审 2014年12月27日-2015年1月7日,签订合同 联系人:申颍浩,联系方式:18910335956,shenyinghao@126.com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12月3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