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二级研究所 |
部门 |
专业领域 |
岗位名称 |
所需专业 |
最低学历 |
需求人数 |
联系人 |
1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海洋航体减阻降噪 |
博士后 |
流体力学 |
博士 |
1 |
曾志翔 |
2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油水分离 |
博士后 |
高分子化学 |
博士 |
1 |
曾志翔 |
3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 |
研究员、副研、助研、博士后 |
海洋、材料、物理、化学 |
博士 |
3 |
陈建敏、乌学东 |
4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涂层薄膜制备 |
副研、博士后 |
材料、物理、化学、工程 |
博士 |
2 |
黄峰 |
5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 |
材料、薄膜物理、电子电气 |
博士 |
1 |
江南 |
6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功能碳素材料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 |
材料、海洋 |
博士 |
1 |
江南 |
7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功能碳素材料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高级助理 |
高分子、电气、机械、材料 |
本科 |
1 |
江南 |
8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表面涂层技术 |
副研、助研、博士后 |
材料、物理、化学、机械 |
博士 |
2 |
李华 |
9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生物表面医学工程 |
副研、博士后 |
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材料 |
博士 |
3 |
李华 |
10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生物材料技术 |
副研、博士后 |
生物学、材料、物理、化学 |
博士 |
2 |
李华 |
11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功能碳素材料(石墨烯)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 |
材料、物理、化学、电化学、电气 |
博士 |
2 |
林正得 |
12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功能碳素材料(石墨烯) |
科研助理 |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电气 |
本科 |
2 |
林正得 |
13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等离子物理、真空、真空设备设计、等离子体过程研究 |
助研、博士后 |
真空、等离子体、机械 |
博士 |
2 |
宋振纶 |
14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金属材料加工、微生物、生物学、电化学、腐蚀 |
科研助理 |
材料、机械、电化学、腐蚀 |
大专 |
2 |
宋振纶 |
15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金属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的生物腐蚀与防护 |
项目研究员、副研 |
金属加工专业、生物、腐蚀与防护 |
博士 |
2 |
宋振纶 |
16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金属材料加工工程、生物腐蚀与防护 |
助研、博士后 |
电化学、腐蚀、金属加工、材料塑性加工 |
博士 |
2 |
宋振纶 |
17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真空设备设计、制造、等离子体过程研发 |
博士后 |
真空、等离子体、机械 |
博士 |
2 |
宋振纶 |
18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 |
副研、助研、博士后 |
材料科学、物理学 |
博士 |
2 |
汪爱英 |
19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高分子涂料 |
博士后 |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复合材料 |
博士 |
2 |
乌学东 |
20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海洋防护材料与技术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 |
化学、高分子 |
博士 |
2 |
乌学东 |
21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海洋绿色防污涂料 |
博士后 |
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化学 |
博士 |
2 |
乌学东 |
22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先进涂料与粘合 |
(春蕾)副研、博士后 |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有机合成化学 |
博士 |
2 |
余海斌 |
23 |
材料技术所 |
海洋材料与防护实验室 |
高分子合成 |
副研、博士后 |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有机合成化学 |
博士 |
2 |
余海斌 |
24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稀土永磁材料 |
工程师、科研助理 |
功能材料 |
硕士 |
4 |
陈仁杰 |
25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稀土永磁材料 |
博士后、副研、研究员 |
凝聚态物理、磁性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加工 |
博士 |
5 |
陈仁杰 |
26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纳米磁性材料 |
科研助理、博士后、副研、高级助理 |
材料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固体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合成,材料加工、成型、织构化研究背景优先 |
硕士 |
2 |
杜娟 |
27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稀土永磁材料 |
高级助理、工程师、博士后 |
材料学、物理学、磁性材料、粉末冶金、铸造 |
硕士 |
3 |
郭帅 |
28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柔性磁电器件 |
高工、工程师 |
器件物理、电子工程 |
硕士 |
2 |
李润伟 |
29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金属磁性功能材料 |
副研、助研、博士后 |
磁性材料成型、马氏体相变材料 |
硕士 |
2 |
刘剑 |
30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
机电类工程师 |
机械、机电、声学、力学 |
硕士 |
1 |
刘宜伟 |
31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
电路类工程师 |
电子电路设计 |
硕士 |
1 |
刘宜伟 |
32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钴基永磁材料 |
高级助理 |
磁性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化学 |
硕士 |
1 |
孙颖莉 |
33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磁性纳米颗粒或永磁薄膜材料、化合物 |
副研、博士后、助研 |
材料、物理专业, 具有磁性材料或薄膜和颗粒方面的研究经验 |
博士 |
2 |
张健 |
34 |
材料技术所 |
磁材事业部 |
纳米永磁材料 |
科研助理 |
功能材料 |
硕士 |
1 |
张健 |
35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特种高分子树脂加工及合成:如聚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醚酮或聚苯硫醚 |
副研、博士后 |
化学工程、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加工 |
博士 |
2 |
陈国飞 |
36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高分子加工/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团队 |
副研、科研助理、博士后 |
高分子加工、结构与性能 |
博士 |
2 |
陈鹏 |
37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纤维材料制备、高分子加工 |
助研、博士后 |
高分子加工或结构与性能研究背景、熟悉流变学或结晶形态学 |
博士 |
1 |
陈鹏 |
38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刺激响应型高分子及其杂化材料 |
博士后 |
高分子、超分子科学、胶体与界面;电化学生物/食品传感器 |
博士 |
2 |
陈涛 |
39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水凝胶设计与结构调控,细胞/组织与材料界面相互作用调控,骨与软骨组织工程 |
春蕾副研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博士 |
1 |
付俊 |
40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聚合物分离膜材料研制及在水处理,空气过滤及新能源应用 |
博士后、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电化学 |
硕士 |
3 |
王仙飞 |
41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聚合物阻燃添加剂及机理研究 |
博士后、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加工、材料学、化学工程 |
硕士 |
1 |
王仙飞 |
42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电化学、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电渗析、水处理膜制备 |
科研助理 |
有机合成、膜制备、电化学、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电渗析 |
大专 |
3 |
王仙飞 |
43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润滑油添加剂、燃油添加剂 |
博士后 |
有机化学、精细化工、 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 表面化学、 摩擦学、 机械工程、 化学工程、 石油化工 |
博士 |
6 |
王志刚 |
44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磷化学,阻燃,环境污染处理 |
副研、博士后、高级助理、助理 |
有机化学 |
本科 |
4 |
姚强 |
45 |
材料技术所 |
高分子事业部 |
热塑性聚氨酯合成、表征研究 |
博士后 |
有机合成、性能表征 |
博士 |
1 |
翟文涛 |
46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光热转换金属陶瓷功能薄膜、电致变色电化学器件、功能光学薄膜 |
项目研究员、副研、博士后 |
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真空物理、微电子学、光学薄膜 |
博士 |
3 |
曹鸿涛 |
47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能源材料理论计算与模拟 |
研究员、春蕾副研、博士后,科研助理 |
计算、材料 |
硕士 |
5 |
都时禹 |
48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锂电池制备和电化学表征 |
副研、博士后、助研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材料科学 |
博士 |
3 |
都时禹 |
49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核能材料 |
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人才、博士后 |
金属材料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核技术专业;材料计算模拟 |
博士 |
5 |
黄庆 |
50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结构与功能一体化陶瓷:无机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涂层材料制备与表征;核材料的制备与辐照损伤分析 |
副研、博士后、工程师、科研助理 |
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学、无机化学 |
硕士 |
5 |
黄庆 |
51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化学传感器、纳米环境材料 |
研究员、副研、博后、科研助理 |
物理、化学、材料 |
本科 |
3 |
林恒伟 |
52 |
材料技术所 |
纳米事业部 |
纳米功能材料、电子浆料、3D打印材料、智能流体与被动显示 |
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人才、博士后、科研助理 |
物理、化学、材料 |
本科 |
5 |
许高杰 |
53 |
材料技术所 |
纤维事业部 |
特种纤维 |
博士后、助研、科研助理 |
材料学、高分子 |
本科 |
1 |
陈友汜 |
54 |
材料技术所 |
纤维事业部 |
无机纤维 |
博士后 |
材料学、高分子 |
博士 |
3 |
陈友汜 |
55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
科技主管 |
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 |
博士 |
1 |
蔡江佳 |
56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医用材料 |
研究员、博士后 |
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表面生物医学工程,诊断与检测材料 |
博士 |
8 |
蔡江佳 |
57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医疗器械 |
研究员、博士后 |
神经康复机器人,生物传感器,诊断与检测器械 |
博士 |
8 |
蔡江佳 |
58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药械结合 |
研究员、博士后 |
载药器械研究,药物控制释放,器械生物安全性 |
博士 |
8 |
蔡江佳 |
59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生物试剂 |
研究员、博士后 |
诊断试剂,生物培养试剂与材料,检测试剂 |
博士 |
6 |
蔡江佳 |
60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生物力学特性研究;神经生理信号研究;脑卒中等脑损伤病理条件下的神经调控规律基础研究与调控技术应用研究;机器人控制 |
研究员、副研 |
人体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人机交互控制技术、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与分析、脑电信号检测与分析、脑机接口技术等 |
博士 |
2 |
左国坤 |
61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神经康复工程 |
助研、博士后 |
机器人控制、人体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人机接口/脑机接口技术、神经生理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
博士 |
3 |
左国坤 |
62 |
慈溪医工所 |
慈溪医工所 |
电路设计与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高临场感动画设计 |
工程师 |
伺服控制、工业设计 |
本科 |
2 |
左国坤 |
63 |
宁波工研院 |
财务资产部 |
财务类 |
会计 |
财务类 |
本科 |
1 |
黄薏静 |
64 |
宁波工研院 |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
透射电镜:罗伦兹电镜和电子全息技术在磁性材料的应用;与微观电磁场观测相关的研究;透射电镜部件的开发设计及应用 |
博士后 |
磁性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 |
博士 |
1 |
夏卫星 |
65 |
宁波工研院 |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
测试中心、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相关分析测试仪器分析测试 |
博士后、高级工程师 |
材料物理、高分子 |
博士 |
3 |
张晓红 |
66 |
宁波工研院 |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
透射电镜 |
工程师、科研助理 |
材料学、凝聚态物理 |
硕士 |
2 |
张晓红 |
67 |
宁波工研院 |
激智科技 |
光学薄膜产业 |
新品开发博士 |
化学、高分子、聚氨酯、光固化胶、亚克力胶(PMMA)等材料开发背景者 |
博士 |
3 |
俞瑛 |
68 |
先进制造所 |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 |
探测器材料测试与器件设计 |
副研、高级助理、工程师、博士后 |
材料、固体物理学、无机化、物理、机械、电子、工程物理、高能物理等 |
博士 |
2 |
蒋俊、杨园园 |
69 |
先进制造所 |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 |
光电陶瓷领域:(1)热电转换材料与应用;(2)功能陶瓷开发与应用;(3)稀土发光材料制备与应用 |
副研、博士后、工程师、助研、科研助理 |
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等 |
硕士 |
5 |
蒋俊、杨园园 |
70 |
先进制造所 |
计算机视觉与虚拟制造 |
计算机视觉 |
科研助理、实习生 |
计算机软硬件、熟悉计算机网络,Photoshop、Dreamweaver、Illustrator/CorelDraw,visual studio 2008,MFC应用程序开发,熟悉OpenCV库 |
本科 |
4 |
肖江剑、杨园园 |
71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
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工程师 |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理论、控制理论与工程、计算机 |
本科 |
3 |
杨桂林、张驰、杨园园 |
72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
电机设计技术 |
博士后、高工、副研、助研、工程师 |
电机与电器、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硕士 |
3 |
杨桂林、张驰、杨园园 |
73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工程师 |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理论、控制理论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硕士 |
3 |
杨桂林、张驰、杨园园 |
74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副研、博士后、助研 |
自动化、控制理论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3 |
杨桂林、张驰、杨园园 |
75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
软件工程师 |
高工、副研、助研、工程师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技术类、软件工程类 |
本科 |
3 |
杨桂林、张驰、杨园园 |
76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
移动机器人技术 |
研究员、副研、博士后、工程师 |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计算机 |
硕士 |
3 |
杨桂林、张驰、杨园园 |
77 |
先进制造所 |
先进制造所 |
制造服务技术领域:(1)工程系统的仿真与分析;(2)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新设计方法;(3)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方法;(4)传感网络及物联网技术;(5)制造系统健康诊断管理;(6)工厂运营智能监控技术 |
“旗舰行动”高级研究员、“团队行动”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行动”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
电气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工业自动化等 |
博士 |
5 |
杨园园 |
78 |
先进制造所 |
先进制造所 |
材料制造与装备领域:(1)复合材料成型工艺;(2)集成设计和测试评价;(3)复合材料制造装备 |
“旗舰行动”高级研究员、“团队行动”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行动”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
材料学、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学、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工业自动化等 |
博士 |
5 |
杨园园 |
79 |
先进制造所 |
先进制造所 |
器件制造与系统领域:(1)闪烁陶瓷材料与器件;(2)CZT/CdTe晶体及探测器件;(3)环境能源器件与系统;(4)微机电系统与制造(MEMS) |
“旗舰行动”高级研究员、“团队行动”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行动”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工业自动化等 |
博士 |
5 |
杨园园 |
80 |
先进制造所 |
先进制造所 |
精密制造技术与系统领域:(1)精密制造工艺与系统;(2)先进增材制造工艺与系统 |
“旗舰行动”高级研究员、“团队行动”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行动”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
物理学、材料加工工程、电机与电器、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视觉、控制理论与工程、工业自动化等 |
博士 |
5 |
杨园园 |
81 |
先进制造所 |
先进制造所 |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领域:(1)精密驱动与控制技术;(2)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3)智能感知技术;(4)精密测量技术 |
“旗舰行动”高级研究员、“团队行动”研究员/项目研究员、“春蕾行动”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
材料加工工程、电机与电器、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视觉、控制理论与工程、工业自动化等 |
博士 |
5 |
杨园园 |
82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高速度激光精密加工 |
副研、博士后、助研、工程师 |
机械、材料、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 |
硕士 |
2 |
张文武、杨园园 |
83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工程方法论研究 |
博士后、工程师 |
机械、计算机 |
硕士 |
1 |
张文武、杨园园 |
84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激光冲击强化 |
副研、博士后、助研 |
机械、材料、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 |
硕士 |
2 |
张文武、杨园园 |
85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激光精密加工 |
博士后 |
机械、材料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 |
博士 |
2 |
张文武、杨园园 |
86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计算机辅助制造及仿真分析(CAD/CAM/CAE) |
副研、博士后、高级助理 |
力学、热学、流体分析 |
硕士 |
2 |
张文武、杨园园 |
87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博士后 |
自动化、控制工程、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工程、计算机、通讯 |
博士 |
3 |
张文武、杨园园 |
88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摩擦减阻结构的仿真分析与工艺 |
博士后、工程师 |
机械、材料、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 |
硕士 |
1 |
张文武、杨园园 |
89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陶瓷材料的机械加工 |
博士后 |
材料、固体物理学、无机化、物理、机械、电子、工程物理、高能物理等 |
博士 |
1 |
张文武、杨园园 |
90 |
先进制造所 |
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 |
增量制造及三维打印 |
“青年千人”研究员、研究员、副研、博士后 |
生物材料、机械设计及制造、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生物化学 |
博士 |
5 |
张文武、杨园园 |
91 |
先进制造所 |
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 |
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低成本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包括制造工艺,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装备以及配套的原材料体系 |
工程师、高级助理、科研助理 |
高分子、有机化学或复合材料 |
本科 |
4 |
祝颖丹、杨园园 |
92 |
先进制造所 |
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 |
汽车结构设计 |
高工 |
力学、机械、制造 |
本科 |
1 |
祝颖丹、杨园园 |
93 |
先进制造所 |
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设备 |
副研、博士后、助研 |
材料加工工程、设计工程、材料加工、自动化、机械工程、自动控制 |
博士 |
3 |
祝颖丹、杨园园 |
94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陶瓷电解质电池、ZEBRA电池、固态离子电池、陶瓷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电池界面 |
博士后、科研助理 |
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机械、电子 |
本科 |
4 |
官万兵 |
95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环境催化领域 |
研究员、副研、高工、工程师、博士后 |
催化、材料,物理,化学 |
博士 |
3 |
韩伟强 |
96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锂电池 |
团队研究员,春蕾副研,高工,助理、工程师,博士后 |
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 |
硕士 |
3 |
韩伟强 |
97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石墨烯及储能领域 |
研究员、副研、高工、工程师、博士后 |
催化、材料、物理、化学 |
硕士 |
3 |
韩伟强 |
98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高效能锂离子电池计算 |
副研、助研、博士后 |
电化学、化学、材料工程、电子工程或物理学 |
博士 |
3 |
黎军 |
99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锂电池、锂空气电池 |
博士后 |
材料学 |
博士 |
4 |
王德宇 |
100 |
新能源技术所 |
储能事业部 |
锂电池、锂空气电池 |
高级助理 |
电化学、材料学 |
本科 |
4 |
王德宇 |
101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材料计算 |
博士后 |
计算物理、材料模拟设计、计算化学 |
博士 |
1 |
陈亮 |
102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陈亮课题组 |
副研 |
计算物理 |
博士 |
1 |
陈亮 |
103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气体吸附与分离研究 |
博士后 |
材料、化学、化工 |
博士 |
1 |
陈亮 |
104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膜分离工程与技术、分子筛膜 |
副研、助研、工程师、科研助理、博士后 |
化学化工、材料化学、醇、水分离和海水淡化、新型功能分子筛膜 |
本科 |
6 |
黄爱生 |
105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吸附分离、催化材料开发 |
博士后、助研 |
表面化学、吸附、催化 |
博士 |
2 |
孔春龙、陈亮 |
106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催化材料、工业催化 |
副研、博士后、工程师、科研助理 |
化学 |
硕士 |
4 |
王新昕 |
107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催化材料在卷烟降焦减害中的应用;离子热法合成无机多孔材料;催化剂性能评价 |
副研、博士后、工程师、科研助理 |
化学 |
硕士 |
3 |
王新昕 |
108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纳米碳改性、碳-碳复合材料、非金属催化 |
团队计划研究员、春蕾计划副研究员、博士后 |
纳米碳材料、工业催化 |
博士 |
5 |
王新昕 |
109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高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 |
博士后 |
化工、化学 |
博士 |
2 |
周生虎 |
110 |
新能源技术所 |
催化与分离事业部 |
工业催化 |
博士后 |
机械 |
博士 |
2 |
周生虎 |
111 |
新能源技术所 |
动力锂电实验室 |
1)锂电池正负极材料;2)电解液/隔膜;3)动力锂电池设计制作与系统集成;4)石墨烯制备与应用研发。 |
研究员、副研、高工、科研助理、操作工 |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电子工程 |
大专 |
15 |
刘兆平 |
112 |
新能源技术所 |
动力锂电实验室 |
石墨烯薄膜及应用研究 |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科研助理 |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化学、凝聚态物理 |
本科 |
5 |
汪伟 |
113 |
新能源技术所 |
光伏事业部 |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 |
助研、博士后 |
化学、材料、物理电子 |
博士 |
2 |
方俊锋、酒同钢 |
114 |
新能源技术所 |
光伏事业部 |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 |
副研、助研、博士后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 |
博士 |
1 |
宋伟杰 |
115 |
新能源技术所 |
光伏事业部 |
“青年千人计划”团队太阳能光伏电池 |
副研、助研、博士后 |
物理(半导体物理、光学、光电子等)、电子、材料 |
博士 |
3 |
叶继春 |
116 |
新能源技术所 |
新能源所 |
新能源技术领域 |
高级研究员、研究员 |
节能减排、制氢与储氢 |
博士 |
1 |
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