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甘肃政法学院2015年招聘硕士(本科)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 |
内容 |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一、参考书目: 1.书名:教育技术学导论. 作者:黄荣怀, 沙景荣, 彭绍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06年2月1日) . 2.书名:信息化教育概论 (第2版) . 作者:南国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2011年6月1日) . 3.书名:教学系统设计. 作者:何克抗 (作者), 林君芬 (作者), 张文兰 (作者)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06年5月1日) . 4.书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作者:何克抗,吴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10年8月1日) . 5.书名:远程教育. 作者:陈丽 (编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11年6月1日) . 6.杂志: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 二、考核内容: (一)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相关考核 1、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考核内容: 1)AECT94概念,AECT04概念 2)现代教育技术 3)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 考核要求: 掌握教育技术AECT’94/04定义及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定义及内涵、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参考来源: 教育技术学导论[M].黄荣怀,沙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2、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考核内容: 1)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阶段 2)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阶段 考核要求: 了解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各经历了哪些阶段。 参考来源: 教育技术学导论[M].黄荣怀,沙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3、学与教的理论基础 考核内容: 1)行为主义基本观点及对教学启示 2)认知主义基本观点及对教学启示 3)人本主义基本观点及对教学启示 4)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及对教学启示 考核要求: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参考来源: 教育技术学导论[M].黄荣怀,沙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 4、戴尔经验之塔 考核内容: 1)戴尔经验之塔主要内容 2)戴尔经验之塔对教学的启示 考核要求: 掌握戴尔经验之塔的内容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参考来源: 教育技术学导论[M].黄荣怀,沙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章. (二)教育技术设计能力相关考核 1、教学系统设计 考核内容: 1)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及特点 2)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 3)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4)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5)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模式 考核要求: 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特点及学科性质,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及其过程模式。 参考来源: 教学系统设计[M].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2、“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考核内容: 1)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五环节教学模式 3)九段教学策略 4)掌握学习模式 5)情境一陶冶教学策略 6)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 考核要求: 全面了解和掌握“以教为主”的各种教学模式和策略,结合实际分析其特点和不足。 参考来源: 教学系统设计[M].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 3、“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考核内容: 1)发现学习模式 2)支架式教学策略 3)抛锚式教学策略 4)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5)启发式教学策略 6)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7)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考核要求: 全面了解和掌握“以学为主”的各种教学模式和策略,结合实际分析其特点和不足。 参考来源: 教学系统设计[M].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三节. 4、“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考核内容: 1)“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流程 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考核要求: “学教并重”是目前所倡导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核心应用,以何克抗老师所提出的模式应用最为普遍。考核方式通过对于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简述,如能画出流程图更加;在此基础上,对于“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进行叙述,也可作为单独考核内容。 参考来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何克抗,吴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 (三)教育技术开发能力相关考核 1、信息化学习资源应用形态 考核内容: 1)列举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已有应用形态 考核要求: 简述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形态,包括作为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等。 参考来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何克抗,吴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三节. 2、多媒体教学软件课程 考核内容: 1)多媒体教学软件概念 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分类 3)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考核要求: 简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开发基本过程,能撰写流程图最佳。 参考来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何克抗,吴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三节. 3、网络课程 考核内容: 1)网络课程概念 2)网络课程的分类 3)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考核要求: 简述网络课程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开发基本过程,能撰写流程图最佳。 参考来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何克抗,吴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三节. (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相关考核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考核内容: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3)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 考核要求: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发展历程阶段;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即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并能结合个人理解进行扩展;以论述题的形式,结合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提出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包括运用先进理论为指导等。 参考来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何克抗,吴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 2、建构主义理论及应用 考核内容: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4)建构主义的策略观 考核要求: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目前普遍认可的策略观。可分开作为单个简述题的考核。 参考来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何克抗,吴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二节. 3、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 考核内容: 三代远程教育发展阶段. 考核要求: 以丁兴富所提出的三代远程教育发展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简述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分期表。 参考来源: 远程教育[M].陈丽 (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模块一. 4、远程教育教与学再度整合 考核内容: 1)基更所提出的教与学再度整合理论含义 2)远程环境下,整合的重点和难点 3)远程环境下,整合的策略和原则 4)远程教育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实践 考核要求: 简述基更所提出的教与学再度整合理论含义。核心考察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是再度整合的关键,以及将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有效结合是整合的难点。核心考察学习资源不管是否为印刷品,都应该设计尽可能多的人际交流特征;以及教学活动的重新整合要通过双向通信实现。结合自己学校远程教育的情况,进一步论述远程教育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参考来源: 远程教育[M].陈丽 (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模块二. (五)教育技术发展前沿相关考核 1、翻转课堂 考核内容: 1)翻转课堂的内涵 2)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 3)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考核要求: 掌握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结合个人经历,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设计。 2、MOOC 考核内容: 1)MOOC的内涵 2)MOOC的主要特征 3)MOOC的教学实践 考核要求: 掌握MOOC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结合个人经历,进行MOOC的实践设计。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