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生态学考试大纲 |
内容 | 地理科学学院2018年《生态学》考试大纲 Ⅰ 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Ⅲ 考查范围 一、 生态学定义、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层次,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二、生物与环境 重点掌握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类型,掌握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及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方式。重点掌握生物对主要生态因子适应的方式、机理与类型,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以及生态因子对生物生命过程影响的形式与机制,了解生物对主要生态因子适应类型的应用。 三、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掌握种群基本特征及单种种群基本动态规律,掌握种群的空间格局,了解种群调节理论间的差异。难点是种群动态模型分析和种群调节理论。 四、种群生活史 重点掌握种群生长、繁殖、扩散方式在进化上的意义和r-K对策理论及实践意义,掌握种群生长、繁殖、扩散的一般规划,了解种群的R、C、S对策。难点是对种群分配原理和亲本投资的理解。 五、种内种间关系 重点掌握种间种内关系的基本概念,掌握种间种内作用规律和生态位理论,了解种间种内作用的进化意义。难点是两物种竞争的可能结局分析。 六、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重点掌握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测度,掌握群落的基本特征、种间关联和物种多样性梯度,了解群落性质和频度与群落均匀性的关系。重点掌握生活型、层片及群落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了解群落结构的应用价值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难点是物种多样性的测度和影响群落结构的相关理论。 七、群落动态 重点掌握顶极群落学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和现代演替理论的特点,了解群落演替规律对生态管理的指导意义。难点是顶极群落学说和演替模型理论。 八、群落分类与排序 重点掌握我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及分类单位,掌握群落分类的一般原则、植物群落的主要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分类单位及分类方法上的区别,了解群落的命名方法及群落排序的理论依据。 九、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反馈平衡原理,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组成成分及其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间的关系及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间的关系。 十、生态系统能流 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能流规律,掌握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相关概念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了解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和分解过程决定因素。 十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特点,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因素,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与特点。 十二、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重点掌握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掌握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特点与分布规律,了解生态系统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关系及我国八大植被区域。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