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头的最上端。
杨朔《月黑夜》:)“一张古铜色的脸膛,满顶花白头发。”
❷ 物体的最上端或高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这个自由神像…由底到顶,高一百五十五尺。”
也指顶棚或顶盖。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
❸ 用头支承;戴。
鲁迅《补天》:“顶长方板的便指着竹片,背诵如流的说道。”
曹禺《原野》:“仇虎望见一片昏黑的惨阴阴的雾里渐渐显出一个头顶平天冠,两手捧着玉笏的黑脸的阎罗。”
❹ 指顶子。
如:胡雪岩是个红顶商人。参见“顶子❶”。
❺ 支撑;抵住。
周立波《暴风骤雨》:“来一回又一回,夜猫子拉小鸡,有去无回。亏他那瘦长脖子还能顶起那副脸。”又如:用杠子把门顶上。
❻ 从下向上拱。
周立波《暴风骤雨》:“车后跟着的马驹子…把嘴伸到老骒马的肚子下面,用嘴巴使劲顶奶。”
❼ 撑。
黄谷柳《虾球传》:“他跳上小艇去,船家女用手上钩竹向码头一顶,小艇就荡出去了。”引申为抵挡;撞击。
梁斌《播火记》:“快把敌人顶下去,在这里粘久了不好!”
❽ 顶撞;以言行相逆。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朱延年猜到他的心思,并不揭露,却从侧面顶他一句。”
❾ 接连;延续。
如:顶真续麻。
❿ 对着;迎着。
老舍《四世同堂》:“地方上有了兵变或兵灾,他总是冒险的顶着枪子儿去到大街上探听消息。”
刘真《春大姐》:“姑娘们抢白了年纪大一点的人,年纪大的只好顶着脸受。”
⓫ 抵;相当。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听别人说今年是个大年,一亩地顶十亩地呢。”
马南邨《谈谈养狗》:“狗粪的肥效顶得上最好的粪肥。”
⓬ 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或房屋租赁权。
茅盾《子夜》:“上海有一种会打算盘的精明鬼,顶了一所旧房子来,加本钱粉刷装修,再用好价钱顶出去。”又如:出资三十万顶了一爿丝厂。也泛指转让。
叶圣陶《金耳环》:“一身军服据说是前任的兵的,现在顶用,须扣还三块钱。”
⓭ 顶名代替。
张天民《创业》:“我是顶着别人的名字来矿上干活的。”
⓮ 到;达到。
《传统相声选》:“这孩子念了二年快顶三年的书啦,百家姓儿呀一篇儿没念完。”
⓯ 拜,顶礼。
老舍《柳屯的》:“从前村里有个看香的妇人,顶着白狐大仙。”
⓰ 围棋手法的术语。
⓱ 量词。多用作有顶器物的计量单位。
鲁迅《高老夫子》:“这屋子的左边早放好一顶斜摆的方桌。”
⓲ 副词。表示程度。犹最,极。
曹禺《北京人》:“我这个人就是心软,顶不会当婆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