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采 |
释义 | 采 CJK - 91C7 ※汉语字典※ ◆采cǎi ㄘㄞˇ ◇ 摘取:~撷。~花。~摘。~制。 ◇ 选取,搜集,开发,利用:~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伐。~购。~掘。~写。 ◇ 神色,精神:神~。精~。 ◇ 同“彩”。 ◇ 〔~~〕盛多的样子。 ◇ 古代指官。 笔画数:8,部首:采,笔顺编号:34431234 其它字义 ◆采cài ㄘㄞˋ ◇ 〔~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 pickcullpluck 笔画数:8,部首:采,笔顺编号:34431234 〖汉英互译〗 pick cull pluck ※汉语词典※ ◆采採 cǎi 〈动〉 (1)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 同本义 [pick]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饮酒》 (3)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4) 引申为采集;搜集 [collect;gather] 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 (5) 又如:采兰赠药;博采众长;广收薄采;采了200多种矿样;采药;采珍珠;采铁;采金;采气;采油 (6) 挑选;采纳 [choose;accept] 纳采。——《仪礼·士昏礼》 昏礼始纳采。谓采择其可者也。——《礼记·坊记》注 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资治通鉴》 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词性变化〗 ◆采 cǎi 〈名〉 (1) 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colored silks] 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color]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孟子·梁惠王上》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采缯(彩色丝织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车舆及服饰) (4) 文章的词藻 [word]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 (5)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 [complexion;spirit]。如:兴高采烈 (6) 神色;神态 [expression]。如:风采 (7) 彩头,赌注 [wager]。如:采头(赌注。采:骰子的点色。掷出得胜的点色,称“得采”、“喝采”) (8) 另见 cài 〖常用词组〗 ◇ 采办 cǎibàn [purchase;buy] 采买备办 采办货物 ◇ 采捕 cǎibǔ [fish and catch] 采集捕捞 采捕龙虾 ◇ 采茶 cǎichá [pick tea-leaves] 采摘茶叶 ◇ 采掇 cǎiduō [collect;gather] 采摘;采集 采掇者易辨识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 采伐 cǎifá [cut;fell] 砍伐采集树木的一项业务,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转运到锯木厂或销售的地方 ◇ 采访 cǎifǎng [cover;gather material report] 采集素材,调查访问 调查刑事案时采访证人 ◇ 采风 cǎifēng [collect folk songs] 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 ◇ 采购 cǎigòu [buy;purchase] 大量选购 采购水果 ◇ 采光 cǎiguāng [natural lighting;daylighting] 建筑物内部光亮的程度 屋檐高,采光好 ◇ 采集 cǎijí [collect;gather] 收集材料或实物 采集标本 给了我一束在雨中采集的鲜艳玫瑰花 ◇ 采掘 cǎijué [excavate] 开采和掘进 采掘矿物 ◇ 采矿 cǎikuàng [mine] 开采矿物 露天采矿 地下采矿 ◇ 采录 cǎilù [collect and record] 搜集记录 采录民谣 ◇ 采买 cǎimǎi [purchase] 采选购买;也指从事该专业的人 我们的采买是个精干的小伙子 ◇ 采煤 cǎiméi [coal mining;excavate coal] 把有价值的煤从地壳中挖掘出来 ◇ 采纳 cǎinà [accept;adopt] 采取接纳 采纳群众建议 他很固执,是不会轻易采纳别人意见的 ◇ 采暖 cǎinuǎn [heating] 通过对建筑物及防寒取暖装置的设计,使建筑物内获得适当的温度 蒸气采暖 ◇ 采区 cǎiqū [mining area] 开挖矿石的地方 ◇ 采取 cǎiqǔ [adopt;employ;take] 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采取菱角 ◇ 采石 cǎishí [quarrying] 从石场开采石料头、大理石或石板等的事务、职业或行动 ◇ 采石场 cǎishíchǎng [quarry] 开采石料的场地 ◇ 采收 cǎishōu [gather] 采摘收集,采集 还加强栽培技术措施,使茄、瓜、豆类等蔬菜排开播种,分期采收… ◇ 采撷 cǎixié (1) [pick]∶摘取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相思》 (2) [gather;collect]∶采集 ◇ 采写 cǎixiě [interview and writing] 采访写作 新华社记者采写时,他仔细研究过这篇报道,可此刻,他还是一字不漏地听完这篇广播 ◇ 采薪之忧 cǎixīnzhīyōu [I am sick;feel slightly indisposed] 指身患疾病,不能外出打柴。作为婉称有病而无法亲赴之辞 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 ◇ 采样 cǎiyàng [sampling] 从大量同类实物中抽取一部分做样品 三个月来,食品采样检查,卫生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 采用 cǎiyòng [adopt;employ;use] 采纳应用 采用新技术 采用这一计划,以期挽回败局 ◇ 采油 cǎiyóu [oil extraction;oil recovery] 开采石油 气举采油 二次采油 ◇ 采运 cǎiyùn [fell and transport] 采收与运送 采运生猪 ◇ 采摘 cǎizhāi [collect;gather;pick] 采收摘捡 采摘草莓 ◇ 采制 cǎizhì [collect and process] 采摘并加工 ◇ 采种 cǎizhǒng [seed collecting] 采集种子 〖基本词义〗 ◆采 寀、埰 cài 〈名〉 (1)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fief;feoff],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礼记·礼运》 西采雍梁。——《法言·重黎》。注:“食税也。” 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 (2) 古九畿之一 [outer suburbs]。如:采圻(采畿。九畿之一) (3) 另见 cǎi 〖常用词组〗 ◇ 采邑 càiyì (1) [town]∶封建领主所据有的庄园,通常有围墙,包括领主住所(如城堡)及周围佃农村舍 (2) [fief]∶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 ※康熙字典※ 【酉集下】【釆字部】 采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0 解釋:【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此宰切, 音採。【說文】捋取也。【詩·周南】采采卷耳。【朱註】采采,非一采也。 又擇也。【禮·昏義】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釋文】采,擇也。【疏】納采者,謂采擇之禮。【史記·秦始皇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班固·西都賦】奚斯魯頌,同見采於孔氏。 又采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史記·項羽紀】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又物采。【左傳·隱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疏】取鳥獸之材以章明物色,采飾謂之爲物。【文六年】分之采物。【疏】采物,謂采章物也。 又【魯語】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註】大采,袞職也。少采,黼衣也。 又【左思·蜀都賦】符采彪炳。【註】符采,玉橫文也。 又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使獲燿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采,官也。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者也。 又官也。【書·堯典】帝曰:疇咨若予采。【傳】采,事也。馬云:官也。【禮·明堂位】九采之國。【疏】各掌當州諸侯之事。 又采地。【禮·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前漢·地理志】大夫韓武子食采於韓原。 又飾也。【前漢·嚴助傳】樂失而淫,禮失而采。【註】如淳曰:采,飾也。師古曰:采者,文過其實。 又墓地。【揚子·方言】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采。【註】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又風采。【前漢·霍光金日磾傳】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左思·魏都賦】極風采之異觀。 又【詩·秦風】蒹葭采采。【傳】采采,猶萋萋,盛也。 又【詩·曹風】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傳】采采,衆多也。【朱註】采采,華飾也。【謝靈運·緩歌行】采采彤雲浮。 又幣也。【史記·周本紀】召公奭贊采。【註】正義曰:采,幣也。又詩篇名。【禮·玉藻】趨以《采齊》,行以《肆夏》。 又姓。【風俗通】漢度遼將軍采皓。 又地名。【左傳·僖八年】晉里克帥師,敗狄于采桑。【註】平陽北屈縣西南有采桑津。 又玉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註】晁采,玉名。 又木名。【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采椽不刮。【註】索隱曰:采,木名。卽今之櫟木也。 又草名。【博雅】采,?采也。 又【韻會】【正韻】 倉代切,音菜。臣食邑。【周禮·天官·八則註】公卿大夫采邑。音菜。【孟子·元士受地視子男註】所受采地之制。音菜。【前漢·食貨志註】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又與菜同。【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註】舍采,謂舞者皆持芬香之采。鄭康成曰: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舍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又【五音集韻】子苟切,音走。採取也。 考證:〔【禮·明堂位】九采之圖〕 謹照原文圖改國。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 采 解釋:捋取也。从木从爪。倉宰切 |
随便看 |
在线学习网汉语字典收录21168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