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澒
澒 CJK - 6F92
※汉语字典※
◆澒hòng ㄏㄨㄥˋ ◇ 〔~洞(tónɡ)〕弥漫无边,如“运清浊之~~兮,正重沓而并起。” 笔画数:15,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1132511134 其它字义
◆澒gǒng ㄍㄨㄥˇ ◇ 古同“汞”,水银。
※汉语词典※
◆澒澒 hòng 〈形〉 (1) 汹涌。水流转貌 [turbent]。如:澒洞(水势汹涌);澒澒洞洞(弥漫无际);澒涌(水势广阔汹涌) (2) 浑沌 [chaotic] 澒濛鸿洞。——《淮南子·精神》 (3) 又如:澒洞(虚空混沌的样子);澒溶(浑沌);澒澒(浑沌的样子);澒濛(旧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之气或混沌之状)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澒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解釋:【唐韻】呼孔切【集韻】【韻會】虎孔切【正韻】胡孔切, 音汞。【說文】丹砂所化爲水銀也。 又濛澒,元氣未分貌。【王充·論衡】溟涬濛澒。 又澒溶,水深廣貌。【左思·吳都賦】澒溶沆瀁。 又澒洞,相連貌。【杜甫詩】澒洞不可掇。 又【集韻】戸講切,音項。義同。 又胡貢切,音哄。亦水銀也。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澒
解釋:丹沙所化,爲水銀也。从水項聲。呼孔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