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穄
穄 CJK - 7A44
※汉语字典※
◆穄jì ㄐㄧˋ ◇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糜子”。 笔画数:16,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35445411234
※汉语词典※
◆穄 jì 〈名〉 穄子,不粘的黍类,又名“糜( méi)子” [broomcorn]。如:穄米(去壳后的穄子)
〖常用词组〗 ◇ 穄子 jìzi [broomcorn millet] 作物名。跟黍子相似,而子实不粘,也叫“糜子”,可以作饭;亦指这种农作物的子实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 穄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解釋:【唐韻】【韻會】 子例切,音祭。稷別名。【說文】 也。【玉篇】關西 似黍不粘。【後漢·烏桓傳】其土地宜穄。【呂氏春秋】飯之美者,有山陽之穄。【穆天子傳】穄麥百載。【註】穄,似麥而不黏。
※说文解字※
【卷七】【禾部】 穄
解釋: 也。从禾祭聲。子例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