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民间谚语大全_芒种民间谚语及寓意


    六月的祝福赠给勤劳的你,芒种的喜悦送给丰收的你,收获的欣慰寄给快乐的你,好运的短信发给幸福的你。下面小编整理芒种民间谚语大全_芒种民间谚语及寓意,欢迎阅读。
    
    目录
    芒种民间谚语大全
    芒种节气有什么风俗
    芒种是怎么来的
    芒种民间谚语大全
    1、芒种现蕾,带桃入伏。
    2、氨化麦草,营养提高,气味浓香,牛羊之宝。
    3、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4、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
    5、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6、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7、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8、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9、要酿好酒需好曲,巧手还得好工具。
    10、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
    11、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12、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
    13、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14、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15、磨刀不误砍柴工。
    16、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17、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18、晚种一宿,秸矮二指。
    19、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
    20、磨镰擦锄,不误工夫。
    21、棉花灌在麦收时,十年就有九适宜。
    22、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23、紧收麦子慢收秋。
    24、忙不忙,先打场。
    25、棉花果枝见花蕾,后边紧跟脱裤腿。
    26、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27、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28、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29、杏子黄,麦上场。
    30、光忙麦,不管棉,麦子入囤棉攥拳。
    31、高压灯,诱成虫,棉田卵量减五成。
    32、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33、芒种夏至天,走路需人牵。
    34、有风没风,堆到当中。
    35、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36、五月冷,一棵豆子收一捧。
    37、小麦不进场,不敢说短长;小麦进了场,也难说短长。
    38、种子要齐,下种地皮。
    39、麦秸氨化好,牛羊没个饱。
    40、棉花卷成蛋,收成减一半。
    41、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42、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43、七分家什,三分行家。
    44、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45、芒种南风扬,夏季雨满塘。
    46、棉花不治虫,有苗没有铃。
    47、豆不让宿,麦不让晌。
    48、好手不压快刀。
    49、棉花不治虫,结果一场空。
    50、麦入仓,谷入囤,豆子入库才放心。
    51、手巧不如工具巧。
    52、大豆锄芽,荞麦锄花。
    53、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54、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55、会扬场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
    56、蚂蚱蚂蚱,剩个楂楂。
    57、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紧划搂莫懈怠。
    58、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59、两腿拉得宽,__摆得欢。
    60、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6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2、麦播一月,豆种一时。
    63、推车不用教,全靠__摇。
    64、得不得,麦芒水。
    65、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
    66、芒种黍子夏至麻。
    67、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
    68、晚种一天,秸矮粒扁。
    69、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70、夏季修剪桃摘心,三次摘心增千斤。
    71、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酸腿疼割得慢,收割机过去一大片。
    72、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73、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74、大旱小旱,不过五十三。
    75、豆子当宿就翻身,再下大雨就无损。
    76、麦收前后浇棉花,十年就有九不差。
    77、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78、苹果树,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盘圈。
    返回目录>>>
    芒种节气有什么风俗
    安苗
    皖南的一个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营养保健功能。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个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养生从心开始
    随着芒种节气到来,气温将持续升高,湿度也渐渐增大,人的心脏负荷逐渐加重,心脏病患者很可能出现病情波动。因此,心脏病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熬夜、避免过分紧张与劳累。另外,由于外部大环境变化,气温升高,血压也会出现一些波动,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意见及时调整用药量。
    芒种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更易患上感冒,中医称之为“热伤风”。顾医师介绍,“热伤风”的症状大多为发热偏重并伴微寒,流涕、鼻塞、打喷嚏,头痛等,属外感热病。他建议,可服用一些清热去暑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白菊花等,平素食用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等进行预防。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较为旺盛,加之暑湿之毒影响健康,可多吃一些凉性蔬果以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但也要适度,切勿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等。
    返回目录>>>
    芒种是怎么来的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