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日生生活中就存在着无数的化学哦,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希望能帮助到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2单元‍
    【要点精析】
    一、空气的组成
    1.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78%, 21%,稀有气体(氦、氖、氩等)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
    1.氧气是一种 色、无气味的气体
    2.氧气密度 空气
    3.氧气 溶于水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小结: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 ,氧气的化学性质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 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
    1.氧气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供给 和支持 。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
    1.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一般采用分离 的方法获得。
    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组实验
    

    序号
    

    装置类型
    

    化学方程式
    

    1
    
   

    2
    
   

    3
    
   

    2.收集氧气常用的方法是 和 。
    3.氧气的检验方法是 。
    4.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
    七、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
    1.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无气味的气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2.二氧化碳密度 空气
    3.二氧化碳 溶于水
    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序号
    

    化学性质
    

    有关化学方程式
    

    1
    

    与石灰水反应
    
 

    2
    

    与水反应
    
 

    3
    

    不可燃也不助燃
    
 

    4
    

    不供给呼吸
    
 

    九、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 。
    4.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
    十、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
    2.二氧化碳因不可燃也不助燃,常用于
    3.干冰常用于
    十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正极产生 ,负极产生 ,它们的体积比是 ,质量比是 。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以上两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十二、水的净化
    1.区分硬、软水可用
    2.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实验室用 ;生活中用 。
    3.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方法叫
    4.过滤的仪器有
    5.有些净水器就是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达到净水的目的。
    【典例剖析】
    例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 、 等实验用品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 ,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解析】(1)仪器①是水槽;故填:水槽。
    (2)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可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在试管口处放一棉花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故填:高锰酸钾;棉花团;2KMnO4=K2MnO4+MnO2+O2↑。
    (3)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留有气泡,则收集的气体中有空气;如没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空气;故填:过早收集,没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留有气泡。
    (4)用装置C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从长管进入,空气从短管排出,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故填:a。
    (5)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后用手捏紧软塑料管的下端,使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故填:稀盐酸;用手捏紧塑料管的下端,使液体与固体接触。
    例2.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解析】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进来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呈酸性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
    答案A
    例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错误。
    答案A
    【自我评估】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3.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河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得到纯水
    4.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5.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是pH<7的降雨
    B.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
    C.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型燃料,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D.运用CNG(压缩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7.下表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得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或现象)
    

    影响因素
    

    A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B
    

    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温度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亮
    

    反应物的种类
    

    D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应物的浓度
    

    8.“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
    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9.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
    物质①的化学式是  ;物质②的组成元素有 种;物质③中的阳离子符号是  ;写出CO2转化为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②SO2+2NaOH═Na2SO3+H2O
    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初中学过的   也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 氧化物。
    10.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9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为
    (填标号,下同)和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10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11.(1)写出图1A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装药品时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图2是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图,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处的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c处0以上的棉花团比0以下的棉花团变红色的个数   (填“多”或“少”),原因是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G装置盛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细铁丝在H装置中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
    (6)有同学指出,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端呼出的气体。则如图中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有   。
    13.下面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
    (1)左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
    ,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
    (2)右上图①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右上图②),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第2单元 身边的化学物质
    【要点精析】
    一、1.N2 O2
    二、1.无 2.稍大于 3.不易
    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3Fe + 2O2 #FormatImgID_16# Fe3O4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 #FormatImgID_17# SO2
    

    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O2#FormatImgID_18# CO2
    

    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有水雾
    
 

    剧烈 比较活泼 氧化
    四、1.呼吸 燃烧
    五、1.液态空气
    六、1.
    

    固液不加热型
    

    2H2O2 #FormatImgID_19# 2H2O + O2
    

    固体加热型
    

    2KMnO4#FormatImgID_20# K2MnO4 + MnO2 + O2
    

    固体加热型
    

    2KClO3 #FormatImgID_21# 2KCl + 3O2
    

    2.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O2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七、1.无 干冰 2.大于 3.能
    八、CO2 + Ca(OH)2 = CaCO3↓+H2O CO2 + H2O = H2CO3
    九、1.CaCO3 +2HCl =CaCl2 + H2O + CO2↑ 2.向上排空气法 3.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CO2 4.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已满
    十、1.光合作用 2.灭火 3.人工降雨
    十一、1.2H2O
    2H2 ↑ + O2↑ O2 H2 1:2 8:1 2.2H2 + O2
    2H2O 3.氢元素和氧元素
    十二、1.肥皂水 2.蒸馏 煮沸 3.过滤 4.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5.吸附
    【自我评估】
    1.C 2.B 3.B 4.A 5.C 6.A 7.A 8.C 9.B
    10.【提示】(1)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根据物质②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碳酸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离子符号是N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故答案为:C2H5OH;三;Na+;CO2+H2O═H2CO3;+4;
    (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反应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SO2;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CO2等也是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SO2;CO2;非金属.
    11.(1)①试管;②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B;C;CO2+Ca(OH)2=CaCO3↓+H2O.
    (3)2KMnO4
    K2MnO4+MnO2+O2↑,A;(4)b. 12.(1)试管(或酒精灯);(2)A;C;药匙;2KMnO4
    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CO2↑+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少;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3.(1)分液漏斗 (2)2H2O22H2O+O2↑(3)b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6)DG
    14.(1)2KMnO4 △ K2MnO4 + MnO2+ O2↑ 试管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C+ O2 点燃CO2 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