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考点知识


    高一历史怎么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预习当中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二)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考点
    46、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7、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8、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
    4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
    第二课考点
    5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联大26届会议;
    51、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5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53、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4、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访问美国;
    55、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
    第三课考点
    56、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5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58、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加强了: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系;
    高一历史必修一(三)
    

    高一历史必修一(四)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使_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_,避免_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主要内容
    (1)联邦制
    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三权分立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
    ③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_的出现)
    2.特点:分权与制衡;联邦制;_制
    3.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_。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5.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两党制
    1.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_党与共和党两大政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实质
    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作用
    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民众的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5.局限:两党制下的两党都以大财团为政治依靠,不可避免的出现__及金钱政治。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_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_,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_
    2.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通过: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一(五)
    一、政制发展
    1.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响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对罗马法的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高一历史必修一考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