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怎么学?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二)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三)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_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四)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第三课考点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