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夏鹅毛住是什么意思


    朋友们知道吗?一年要一次的立夏节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间很快又来啦,说起立夏,你们又了解多少呢?知道立夏鹅毛住是什么意思吗?一起来瞧瞧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1立夏鹅毛住是什么意思_立夏的风俗禁忌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2021立夏鹅毛住是什么意思
    立夏鹅毛住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关于立夏的农谚。
    意思: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是指立夏之后,风就小了,连鹅毛这样的轻扬之物都不会飞起来了;而等到了小满,所有飞走的候鸟就都回到了北方。
    立夏的农谚有哪些
    晴雨: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粤)。
    立夏雨,涨大水(湘)。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
    立夏晴,雨淋淋(赣)。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湘)。
    雷:
    立夏雷,六月旱(湘)。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
    温度: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其他: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立夏农事经验的谚语有哪些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立夏的风俗禁忌有哪些
    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载,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与十二生肖已属蛇有关联,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立夏厌祟,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同时,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还以皂荚入药,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将它当做厌祟之物,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立夏吃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秤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斗蛋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