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
    第一讲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
    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
    1、产生背景:
    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
    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4、评价:
    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
    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
    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
    第二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历史背景:
    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3、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主要成就:
    ①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②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5、历史意义: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局 限 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二、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
    1、历史背景: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
    2、兴起:首先兴起于德意志地区。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导 火 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②开始标志: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③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④影响: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
    4、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先定论”(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②改革影响: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5、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
    作用: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6、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3
    第三讲 启蒙运动
    一、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一)历史背景:
    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②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
    ③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二)主要内容:
    1、核心内容:“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2、具体内容: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四)性质和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②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⑤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同:时代背景相同;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
    异:
    涉及领域: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
    社会层面:前者限于规则或社会的上层;后者包括贵族、平民。
    三、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
    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异:
    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