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体味文化学习指导与练习题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二政治体味文化学习指导与练习题
    【学习目标】——导
    1、了解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2、理解文化的内涵
    3、理解文化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文化的内涵
    难点:文化的作用
    【导读流程】
    一、了解感知
    预习《创新设计》第一课第一框探究,为本课学习作好准备
    二、基础梳理——思、展
    速读课本内容P4-8,完成以下自学问题,并在课本上用双色笔做好记录,背诵重点
    1.哪些活动属于文化现象?(举例)
    2.如何理解文化?
    3.如何认识文化的力量?
    三、合作探究——议、展、评
    探究一
    (一)想一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2.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9.乡镇企业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二)想一想: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购买水果蔬菜
    5.参加文学社、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四、随堂练习——检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举办2008年奥运会 ②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 参加元旦文艺晚会 ④ 买车购房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② ③
    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4.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清】——日日清
    1.下节课课堂上完成状元之路思想政治必修三“课时作业”部分;
    2.课后完成创新设计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三“分层训练”部分。
    高二政治复习指导
    (1)复习的要求及方法
    第一,课后回忆。
    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教材纲目回忆。
    第二,及时复习。
    同学们在学完一定教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可以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再者,政治课教学是以传授知识、接着能力、提高觉悟为教学任务的学科,不能搞突击复习,应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第三,循环复习。
    这是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
    比如,多次复习一章、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每次复习都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断获得新收获。
    再比如,学了第一节,及时复习;学过第二节,再将第一、二节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如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熟练程度。
    第四,综合归类。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同学们按照一定标准,把基本概念、原理归类,集中复习。
    这样分类集中复习,不但记忆牢固,而且明确其所属,便于应用。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结论,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理性结论的掌握。
    第五,概括提炼。
    同学们应该在单元或学科结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
    (2)运用记忆技巧。
    第一,分层次记忆。
    对基本概念,按其定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来进行记忆。概念的定义都是其本质的含义,十分严谨。一般都有种.种限定,即用一定的定语来界定,每—定语都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如“物质”的定义包含这样三层意思,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分别指出了物质概念的”物质性”、“可知性”、“特性”。让学生按这三层意思依次记忆。又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包含四层意思,即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这样按层次依次记忆,既能全面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实质性内容,又便于准确记忆。
    第二,联想比较记忆。
    高中政治课所学知识中,不同的事物,性质根本相反的事物.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很多。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哲学中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和观点等。这里只要记住一个事物,就能迅速准确地联想出与此相对应的其它事物,并与之进行比较。
    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只要记住唯物辩证法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就能联想并对照出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第三,把握关键词记忆。
    “少则得,多则惑”,只要能抓住重点和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如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只要记住“前提”、“物质基础”“直接特点”这几个关键词,有了这个提纲,就打下了记忆的基础,就能较好地记住三个原因。
    又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几点内容,主要记住“来源”、“动力”、“目的”、“标准”这四点,好多问题都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就较准确全面了。把握关键词语也就把书本越读越薄,越读越精。
    第四,直观记忆。
    主要利用图表、图示、图解等直观手段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这样使学生便于理解,容易记忆。如将股票和债券,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列成图表进行对照比较。
    在对照比较、彼此衬托中,强化了我们对此知识的记忆。
    第五,多功能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把耳、眼、心、手、口各器管都利用起来,做到耳听、眼看、心记、手写、口念,比单纯的眼看或耳听记忆印象深刻得多,效果要好得多。据教育心理学测试,前者可以比后者提高6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