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
    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CHCl3).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
    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酚类.
    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
    下层变无色的(ρ0,m/4>1,m>4.分子式中H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
    ②△V=0,m/4=1,m=4.、CH4,C2H4,C3H4,C4H4.
    ③△V<0,m/4<1,m<4.只有C2H2符合.
    (4)根据含氧烃的衍生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导
    有机物的可能结构
    ①若耗氧量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③若耗氧量小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以上x、y、m、n均为正整数)
    其他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
    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烯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
    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
    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
    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人教版高二化学知识点整理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2、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2)表达式:
    (3)特点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